打造北方最具特色的黄金珠宝集散中心


1984年,宏艺诞生了,是由山西工艺美术总厂更名而来,取义“宏大的艺术”。时任山西省工艺美术工业总公司办公室主任李海峰,临危受命,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开始了改革再创业。这也成为李海峰本人和宏艺的新航点。
1984年至1994年的10年间,是宏艺加强工厂建设、百废待新的10年起步期,是人们拥戴的老厂长李海峰带领宏艺人坐实珠宝加工业、初尝零售业果实、树立企业口碑的10年。“买放心到宏艺”的广告语基本在这10年深入人心。
1994年的宏艺,经营稳步提升,地方名气日盛。这一年,他们首次投入公益事业。地处太行山腹地,长治市武乡县故县乡的宏艺希望小学,就是在这一年由宏艺首饰公司出资10万元建成的。此后的每一年,他们从未间断过对该所小学的帮助建设。从这个时候起,发展起来的宏艺,社会责任意识、品牌意识增强,借着快速成长的中国珠宝市场的东风,全面进军零售业,品牌口碑、信誉、销售和利润稳步提升。
2004年,宏艺完成股份制改造,变革后的宏艺由过去年销售额不足1亿元很快突破2亿元,且此后若干年每年以1亿元的速度增长。就在这一年,少帅李宏斌以一个学生和未来接班人的身份,进了公司,入了行。
2004年至2014年的十年间,中国珠宝业快速扩张,宏艺公司超常规发展。其太原直营店发展为4家,多为体量上千平方米的超大型专卖店,同时也发展了山西周边加盟商30多家,年销售额突破9.5亿元。李宏斌本人也在这十个年头里成长起来,一步步从外行到内行,从中层到挂帅。这个十年,也是他成长中应对诸多考验的十年,是奠定他巩固这份家业,积累经验,引领宏艺再次腾飞的十年储备期。
相比父亲李海峰作风硬朗、不言自威、激情豪爽的做事风格,李宏斌显得更为儒雅,充满善意和真诚的招牌式微笑总是挂在脸上,谦和淡定。
“前店后厂”模式是1984年宏艺诞生时,李海峰创立并一直延续的经营理念。这种理念一直为公司所继承和发展。随着公司的发展,品牌影响力不断拓展,直营店及加盟店在李宏斌接手后也不断增长。但“前店后厂”模式的“后厂”客观上却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了,无法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为继续坐实“后方”,为自身提供较为坚韧的发展保障,宏艺转而开始向工厂生产要效益。这也是李宏斌继接掌宏艺珠宝后的又一次大动作。
在宏艺珠宝文化产业园之前,宏艺的生产规模其实并不是很大,只有很小比例的产品是自产自销的,而很大的一部分产品都需要依靠外地进货。现在,随着宏艺珠宝文化产业园的正式启动,将极大地满足自身直营店和加盟店的产品需求,同时还会产生一部分的产品盈余。“我们除了自身消化这些产品之外,还将继续拓展业务,起初先在省内进行推广和宣传,之后打算把产品推到华北地区乃至全国。”李宏斌说。
稳扎稳打一直是李宏斌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是其带领品牌不断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我也接触过很多企业,有的企业负责人就是宏艺培养出来的,他们有时候太急功近利。在前几年行业形势好的时候,有一个企业在短短三四年就连续开了六七家直营店,在现在行业形势趋紧的时候,由于强大的资金压力而被迫关门。”
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国际金价下跌趋势,黄金珠宝首饰销售迎来了改革和转型的压力与机遇。终端市场销售迟钝,货品积压成为零售商面临的最大困境。而如何解决终端市场销售迟缓的问题,借助国家大力倡导“工匠精神”的机遇,开辟新的黄金珠宝销售的蓝海市场,需要从上游即生产端来下功夫。宏艺珠宝文化产业园的全面开园正是赶上了好时机,或将在黄金珠宝销售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这完全是公司发展过程中水到渠成的结果,但同时又是公司转型升级、发展创新的一个开始。”李宏斌说。
华北地区作为国内重要的消费市场,对黄金珠宝首饰的消费有巨大的潜力。宏艺紧紧抓住了这一机遇,打造出了一个服务整个山西地区,乃至辐射华北地区的集生产、加工、批发、交易于一体的平台,致力于将其升级成北方最大的文化特色珠宝产业集散中心。
与一般产业园不同的是,宏艺珠宝文化产业园是将文化属性根植于产业园发展的血液中。作为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协会理事长单位,宏艺一直秉承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不断致力于将传统的文化与珠宝产品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特色文化属性的工艺美术品,同时也成为山西省城市宣传的一大特色。
据了解,宏艺珠宝文化产业园专门设置了两个展厅,作为收集和设计、生产具有山西特色文化的工艺美术品的场所,如《足银镀金花丝摆件——鹳雀楼》《足银镀金花丝圣母殿》《足银镀金花丝珐琅九龙壁》等。这些工艺美术品有其独特的文化根基,不能简单地以材质的价值来衡量。“虽然工艺美术品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难见经济效益,但作为山西省工艺美术发展协会的一员,我们也一直都在传承它的文化价值,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设计领域,或将再创作一些具有山西文化特色的建筑模型工艺品,如乔家大院和王家大院等金银工艺品模型。”李宏斌说。他一直把这种文化传承作为己任,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山西本地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和发展,反过来,这样的一些工艺美术品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宏艺品牌的坚韧和责任感。“买放心到宏艺”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体现在该企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践行工匠精神,传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就是一个方面。
目前,由宏艺制造的《足银镀金花丝珐琅九龙壁》《足银镀金花丝摆件鹳雀楼》《足银镀金花丝摆件晋祠圣母殿》等艺术品摆件,不仅是他们的镇店之宝,更是国宝,声誉很高。
作为山西著名的珠宝品牌,宏艺珠宝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接地气的珠宝品牌。宏艺珠宝定位的客户群体就是一般的老百姓,这些消费群体对珠宝首饰的消费动力主要是刚性需求,大约要占到80%左右。
受到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珠宝行业销售滞缓的趋势愈加明显,有资料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多个知名珠宝品牌就出现四五成左右销售额的下降,珠宝行业的“冬寒”体征越来越明显。而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山西珠宝行业的龙头之一,宏艺珠宝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波及,宏艺珠宝从2013年9.5亿元销售额下降到去年的6亿多元,下降幅度约三成。针对这么大的滑落,身经百战的李宏斌总是能坦然处之。“公司从上世纪80年代成立以后,经历过很多次的起起落落,只要稳扎稳打,总体还是朝向好的趋势发展的。”李宏斌说。
在谈到这几年宏艺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显著特征时,李宏斌用“三升三降”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宏艺这两年发展的基本特征——销售额下降、产量下降、产值下降;税收提高、利润提高、员工的收入提高。
虽然销售额出现下滑,但公司的利润却是出现逆市上扬,李宏斌解释道:“过去宏艺百分之八十的产品都是黄金品类,黄金首饰品类占比较大,利润空间小;而现在,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宏艺也开始不断引进更多的钻石、翡翠、琥珀、珍珠、彩宝等珠宝品类,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多元,既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的销售利润。”
公司这两年“三升三降”的发展特征让李宏斌看到了更多希望。李宏斌表示,未来宏艺将着力打造珠宝文化产业园区的生产和管理,在满足自身产品供应的前提下,初期先拓展省内渠道,帮助省内众多珠宝企业解决产品供应的难题,帮助他们实现足不出省就可以选购更多产品品类的优质产品,致力于将宏艺珠宝文化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个山西省珠宝批发和销售的集散服务中心。
相关阅读
宏艺珠宝文化产业园蓄谋大格局
宏艺珠宝文化产业园是山西省首饰行业首家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区,致力于打造成为山西省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宏艺借势产业梯度转移谋升级
宏艺珠宝文化产业园除了满足公司自身产品需求之外,还将进一步服务山西当地珠宝企业,为其提供更加全面和丰富的产品种类,乃至辐射整个华北及西部省份,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山西特色文化属性的集生产、研发、设计、批发、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服务型珠宝产业集散中
打造北方最具特色的黄金珠宝集散中心
宏艺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倡导“工匠精神”这一机遇,将宏艺珠宝文化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个服务整个山西地区,乃至辐射华北地区的集生产、加工、批发、交易于一体的平台,致力于将其升级成北方最大的文化特色珠宝产业集散中心。
解密: 宏艺的“和”字诀
除了宏艺管理层正确的战略和决策外,其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对人才的重视,对员工合理的职业规划、人性化的管理,也是其不断强大的重要原因。
工匠精神将助力漆艺文化弘扬发展
梁中秀, 1955年生于山西省平遥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漆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顾问。
让山西工艺美术发展的“脊梁”越来越硬
工艺美术的发展也需要建立平台优势。“宏艺公司对整个山西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和支持,对促进整个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宏艺珠宝品牌影响力辐射三晋大地
宏艺珠宝是改革开放后山西第一家经营黄金珠宝首饰的企业,是受三晋消费者喜爱的珠宝品牌,其品牌影响力辐射三晋大地,形成了以太原直营为主,各地市加盟的经营模式。
宏艺:爱心奉献20余年
中国黄金报社在报道宏艺善举的过程中,也开始加入到捐助学校的行列,使得这所寄宿制希望小学软硬件均不断提升,为辖区十里八乡山里娃们普及了良好的小学基础教育。
宏艺珠宝发展史一览
宏艺珠宝发展史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