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之路 崛起中原 ——张国汉的中原黄金梦

2016-04-08
一壶香茗,一抹清幽,凝视墙边的“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效果图,在“宁静致远”书法作品的映照下,思考当下、描绘蓝图,随手记下突然乍现的灵感……
这是张国汉在难得的闲暇时光中最常做的事。
铭心实业集团董事长 
张国汉
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

作为“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投资方铭心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张国汉心中对黄金珠宝产业园有着清晰的规划和思考,他现在思考的是如何让产业园更完善,更能符合珠宝商需要,更具生命力。
张国汉喜欢“宁静致远”这四个字,这四个字造就了他内心激情澎湃,又深沉思远的性格。促成产业园项目实施的是他的热情,让细节之美发挥到极致的,是他的宁静。
其实在决定做产业园项目之初,他便听取了多方意见。毕竟对一个在珠宝行业脚踏实地拼搏了20年,已经功成名就的人;对于一个从打金匠起家,如今在全国已经拥有2000个经营网点和大规模生产工厂的人而言,他早已有了享受生活的资本。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已经没有了投资产业园的必要。但张国汉不喜欢安于现状,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中原黄金梦,立志在中原腹地建立一个能整合行业力量的平台。张国汉也始终坚信这将会是一个使铭心实现又一次飞跃的项目。
终于,张国汉在省市区各级政府的政策指导和扶持下,开始筹划建设“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2015年8月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在郑州管城区破土动工,预计2016年年底可以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后的中原黄金珠宝产业园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将成为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的新标杆。

1
产业园是行业所需 也是铭心所需

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

《中国黄金珠宝》:近几年铭心珠宝的发展势头很猛,您能否总结一下,近几年铭心珠宝取得的成绩?
张国汉:珠宝行业成为继汽车、房产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验证。行业大势走高。深耕珠宝行业20年的铭心借行业大发展的东风,同样获得了不错的成绩。2013年至今,是铭心跨越式发展的三年,2013年的行业大潮帮助铭心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2014年5月,铭心正式成立实业集团,开始走向了集团化、资本化发展道路;8月铭心珠宝旗舰展厅乔迁试营业,经销加盟客户突破2000家;2015年,铭心着力挖掘银企合作、企业战略合作的潜能,为今后5到10年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黄金珠宝》:在铭心珠宝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一一解决的?
张国汉:首先,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黄金珠宝的设计不能满足需求,为此铭心着力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在专利技术与设计中的投入。同时创建铭心品牌群,通过不同品牌的定位差异,锁定更多的消费人群;
其次,在全国珠宝产业新常态的发展环境中,许多企业都面临着资金面收紧,铭心通过完善风险控制管理体制,加强银企、企业间的合作,有效规避风险。
再次,行业的无序化竞争成为过去,新的秩序正在确立,在这个过程中,要找到企业与行业快速共同发展的道路,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铭心作为中原珠宝产业化的领军企业,在各级政府和行业同仁共同关注下,深知肩头责任重大,将会一如既往地倾尽全力来打开新的发展版图。

《中国黄金珠宝》:在铭心珠宝在珠宝行业中取得很好发展势头的时候,为什么铭心集团要投资建立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
张国汉:三个层面的原因:一是产业园地处中原,发展黄金珠宝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二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原地区黄金珠宝产业虽然发展迅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影响力,但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发展空间巨大,各级政府支持黄金珠宝产业的发展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三是铭心集团本身积累到了一个新阶段,企业自身需要整合生产环节,而现有的生产基地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正是由于有发展意识、有考量能力,铭心集团最终投资建设了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

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视察铭心集团工厂。
2
 行业人干行业事,专业造就典范

《中国黄金珠宝》:产业园如何定位?
张国汉: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既是一个工业园区,又是一个生活园区,它是一个集研发、生产、展示、休闲、旅游、黄金艺术品文化等于一体的现代园林式黄金珠宝文化产业综合体。项目将黄金珠宝原材料集散交易、研发设计、加工、电子商务、经营、展示拍卖、批发交易、出口等各个产业环节进行有机整合并全面开放,充分挖掘黄金珠宝产业内涵并与中原地域文化有机融合,将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打造成一个国际一流的珠宝产业平台,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中国黄金珠宝专业市场。

《中国黄金珠宝》:您如何看待未来产业园的前景?信心在哪里?
张国汉:在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规划之初,我和我的团队对于“如何打造一个真正的、为黄金珠宝企业所需要的产业园”已经胸有成竹。因为铭心可以通过反观自身找到答案。为了验证我们的想法,我们调研了中国一半以上的珠宝产业园,走访了数十家黄金珠宝企业,去了解他们的真实所需。后又组建了专门的规划专家组,对于项目的可行性反复论证。可以这么说,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是真正符合珠宝企业所需的产业园。
未来,产业园将承载更多的城市职能,而不仅仅只是企业生产场地。随着园区经济实力和创新活力的增强,园区作为城市空间发展中的增长极,可将自身的优势向城区传递,随着,园区与城区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互动越来越频繁,于是就承载起了新的城市职能。
信心首先来自于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其次是项目所处位置,中原门户郑州——这个发展异常迅速的城市;第三是项目所处区位优势,中州大道南三环,可谓是闹市区的产业园,区位优势、配套优势、交通优势明显;第四是行业的产业凝聚,我们不是单纯的为企业造厂房,我们将中原黄金珠宝产业链凝聚在这里,行业人干行业事,这是为珠宝行业量身打造的产业园。

《中国黄金珠宝》:市政府对产业园是什么态度,是否给了优惠政策,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
张国汉: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就是响应管城区政府打造中原黄金珠宝产业基地的号召而建设的,目前是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三级政府重点项目,也是管城区头号种子项目。从政策上来讲,政府下定决心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中原黄金珠宝产业的标杆,从各方面给予了最大的扶持——从前期规划时各种支持,到园区落成后给予入园企业的种种政策扶持(行政手续简化、专项创新扶持基金等等),无不显示政府将黄金珠宝行业打造成支柱产业的坚定信心与有力支持。

《中国黄金珠宝》:无疑,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应和了国家的中部开发政策,应和了产业转移政策,但作为产业转移,一定要有产业配套、物流、金融的相应支撑,我们是如何完善产业配套的呢?
张国汉: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打造的是全产业链式的产业综合体,所谓的全产业链就是从上游原材料采购到加工生产到销售到后期服务的全线覆盖,所以产业配套是我们的重中之重。项目为了能够实现黄金珠宝产业基地这个目标,规划了标准厂房、商业底座、商务大厦、精装公寓等四种产品,针对不同企业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产业配套,无论是前期原料供应、加工生产,还是网络销售、电商平台,乃至于科研孵化、商务办公,居住休闲等都能够实现。

《中国黄金珠宝》:这些年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许多产业园,在武汉、重庆等地都有产业园的身影,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张国汉:相对于国内其他产业园而言,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拥有4大优势,首先市场优势,中原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无论是产业需求还是消费需求都非常巨大;其次是铭心集团本身就有巨大的自身需求。第三,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是由珠宝企业投资兴建的珠宝产业园,是为珠宝企业量身定制的产业园,规划是完全符合黄金珠宝企业的需求;第四,商帮力量的入驻,让产业园没有招商的压力。产业园的整体品质,我希望让时间去检验。

《中国黄金珠宝》:环保问题如今是各方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产业园在环保方面的情况如何?
张国汉:可能是与个人性格有关,我一直很注重环保节约生态生产,铭心集团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中原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打造排水排污排气排废的“四排”专用管道、过滤式空气系统等,严格把控“三废”排放标准,打造卫生生态的创新型环保产业园。

2015年12月27日,郑州市委常委王哲、管城区位书记王东亮、区长虎强视察铭心集团。

2015年12月23日,中国黄金报社社长陶明浩莅临铭心集团。


《中国黄金珠宝》:渠道供应链(批发、采购)如何建立?产业园立足河南,如何将周边省份广大的零售商整合进产业园的购销批发链条上?
张国汉:一方面我们下大力气引进批发、采购供应链,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原料供货商家,打造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
针对周边省份的巨大零售市场,项目规划建有6万平方米的工艺美术珠宝城,涵盖古玩字画、黄金珠宝、产业旅游等,打造专业的批发零售中心。

《中国黄金珠宝》:我们发现在河南玉雕产业主要集中在南阳,我们如何将南阳的玉雕产业吸引到产业园中?
张国汉:在走访后我们发现,一些企业有意将生产,加工放在产业园,产业园最吸引他们的是郑州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郑州在物流承载力、全国影响力、资源聚集度等方面的优势都是地级市所不具备的。

《中国黄金珠宝》:产业园对于中原黄金珠宝产业意味着什么?铭心集团未来将如何发展?
张国汉:整合中原黄金珠宝产业力量,吸引域外黄金珠宝企业进入,在竞争与合作的双重作用下大大提升中原黄金珠宝产业的实力,提升中原黄金珠宝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未来的铭心集团一定是在不断加大自身实力的基础上,与金融、资本开展相关合作,适时的进行并购、产业合作,进一步布局全国。

总之,我们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更不做急功近利的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