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IV:从史诗的角度看珠宝

2020-01-13

本刊实习记者  顾筱倩






祺Ⅳ:西方艺术史博士、翻译、策展人、祺社 Artclub创始人。著有畅销书《八卦艺术史》,曾先后在加拿大艾瑟琳顿美术馆和荷兰国立民族博物馆担任研究员。祺Ⅳ幼时离开北京,前往海外留学。自初中起便开始学习西方艺术史,研读至今。


从《八卦艺术史》被大家所熟知开始,时隔五年,祺IV带着她的新书《浮华与金戈》(中世纪上),开启了“珠宝传奇”系列的新篇章!


                                    《珠宝传奇I:浮华与金戈》(中世纪上)封面


为什么是珠宝?


大概一年半之前,沙皇宫廷名画中的珍珠项链在祺IV心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而这颗小种子在后来的日子里开始慢慢发芽,威力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料。“一开始,我只是想知道我所研究过的这些人,每个人都有过什么珠宝。通过珠宝可以看到他们身处的环境:所住的宫殿、所做的雕塑、建造的大厦等,而这些珠宝,都是他们个人意志和灵魂的延伸,这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只是,没想到随着研究的深入,资料越挖越多,不但要出书,而且还要分册了。


正如祺IV所说,这世界上也许有人不喜欢艺术。但,绝对没有人不喜欢珠宝!甚至连乌鸦都喜欢亮闪闪的东西,这是动物的习性。或许,在某种意义上,它比艺术更加能够触及人性中欲望的部分。可是,什么样的珠宝才能入得了祺IV的眼呢?那么多的名画,那么多的馆藏,不禁令人好奇是这些书里的珠宝是如何被挑选出来的。关于这个问题,祺IV说,“没有标准,是它们自己跳到我的脑海中的。”确实是非常祺IV式的回答。


我的璀璨有腥风


写传奇珠宝的书籍并非首次出现。这些珠宝历经岁月,轻松穿越时光,闪耀华彩,轻松地勾走了欣赏者的魂魄,只留下眼中璀璨的光芒。


而祺IV呢?说是写珠宝,其实写的是珠宝背后的人和事。在浮光掠影的背后,是人物的浮浮沉沉。“每一件传世珠宝都像是这些人物的灵魂延伸。那些或传奇、或诅咒、或悲凉、或无奈的人间故事,如呜如诉、如怨如慕,真的是让我不得不把它们写出来。”书中的情节都是与真实的历史对应的,就像祺IV说的:“我只是一个讲述者和旁观者,哪怕我有再多的唏嘘、哀叹和怜悯,也不能改变他们的结局。”


被偷走的那五年


距离上一本书《八卦艺术史》已经五年过去了。“这五年发生了很多,但其实又什么都没有发生。在这五年当中,我尝试了许多事。如无所事事,如赏花赏月,如传道授业,如卧床看剧,如歌舞升平,如混吃等死。”祺IV对写书的抗拒从字里行间穿透出来,可以说是使出了全身力气在阻止自己去做这件事。“但怎么办,我越是要压抑它,它就越是要和我对着干,拼了命的要喷涌而出。我吃东西的时候,它在我脑子里敲敲敲;我睡觉的时候,它在我脑子里敲敲敲;就连在我觉得似乎可以稍微将它短暂忘记的讲台上,它仍然在我脑子里不停地吼叫。所以我屈服了。在我脑海里嘶吼的众多声音中,‘珠宝传奇’系列最终以压倒性的胜利,踢败了所有对手,闪亮地脱颖而出。”祺IV说,“当我写完最后一笔的时候,那天晚上是我近几年来睡得最踏实的一次,肾上腺素直接断崖式下滑,那种感觉真的很舒服。”


                                    波西米亚王冠


克服惰性完成书稿,才是赢得这场意志力大比拼的头一件事。从设计,到校对,再到选纸选墨,每一件都是和人打交道的事情。每一个细节都较真,为了还原宝石的艳丽色彩,祺IV和追色师傅一起追了十多个小时的图,让每一位拿到书的读者都为精美的印刷而赞叹。


告别少女时代


这本《浮华与金戈》是一本和《八卦艺术史》完全不一样的书。“《八卦艺术史》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宣泄,一吐为快。我始终觉得,书其实是作者和读者交流的媒介。但在上一本书中,我其实并没有好好跟读者交流,只是在单方面表达自己的情感。我的上一本书很像我的少女时代。至于还要不要出第二部,我已经不是那样的人了,自然也就无法再写出那样的文章,我会把它当成一种对少女时代的祭奠。”祺IV不希望重复自己,更不希望拾己牙慧。


爱你,不是因为你的美而已


书中那么多华美的珠宝,祺IV最爱的还是压轴之作——伊卡洛斯的项链。“现在,尤其近几年,我觉得我的关注点也在变化。就像当年很小的时候,总是喜欢读众神的故事。小时候父母带我去博物馆的时候,我喜欢看的也是这些大型历史题材。可是,近几年我越来越爱看肖像画。这些不同肖像背后的故事,像伊卡洛斯的项链,没有任何人写过,国外的也好,国内也好。因为人们总觉得它是太小的边角料。但我就觉得,小人物也有它的欲望,它的需求,还有它的雄心壮志,这一点是很打动我的。”


聊到现实生活,哪个女孩不爱珠宝呢?祺IV说自己虽然很喜欢,也会购买,但基本只会在一些重要场合佩戴珠宝。她最喜欢的宝石是欧珀,也就是她的生辰石,新书分享会上她戴的就是一对欧珀的耳饰。欧珀拥有美丽的变彩效应,确实是很特别的宝石。但最初让祺IV对欧珀感兴趣的还是“厄运之石”的诅咒。似乎,她天生就比别人更关注这些宝石“背后的故事”。

让更多人接触珠宝背后的故事


                                   金羊毛骑士团勋章与项链


这本书将西方历史、艺术,以及珠宝背后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都融合成了一长卷,以轻松的方式叙述讲说,不是无关痛痒的苍白描述,遣词造句幽默风趣。当然,由于篇幅有限,还有很多未能道尽的故事,都被作者埋成了彩蛋,放到了书中。从书本无缝过度到和祺IV本人的采访对话,让我有点恍惚,次元壁被打破,语言和文字的风格完全一致,文字转语音大概就是这种感觉了。


作为西方艺术史博士,祺IV也希望这本书可以带来一定的学术价值。她说,“书中许多资料都取自大家都不太能出入的地方,如欧洲一些博物馆的资料室、梵蒂冈的图书馆等,所以还是希望大家能读到。这些地方国外的学者们能接触到,但是珠宝的面毕竟太窄了,愿意将其写出来的人也很少,大家能看到的概率就更是微乎其微了。我希望可以让更多人接触到这些,然后以此能对个人的人生有所启发,这也是我这次写这一系列的初衷。”(责编:刘丽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