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lier 匠心之旅

2016-10-20

文 / 王笑佳

马克和王笑佳为学生讲解作品

“法国珠宝金属基础工艺课程”——这是我和马克一直坚持保留并强调的课程,在L’Atelier新工作室结束了第一次课程。所有工作室所设置的课程中这个课一直被大家批评吸引力不高,亦常有咨询者自诩已有金工基础,希望跳过这一课程直接学习‘高级工艺’。

我们也因此非常害怕听到‘高级’这两个字!工艺不分高低,但见态度与诚恳。手艺人的每一分努力、坚持,和在基础工艺上建立起来的双手的智慧都会在成品中体现出来。

大家在金属基础工艺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再精彩的创意也需要工艺的辅助来实现,越基础的工艺才反而越丰富并最终永远陪伴支撑大家一路前行。L’Atelier工作室的金属基础工艺每一期都会根据参与者的水平提供因人而异的指导与要求。我们在这里守护着我们的初心,我们的完美,并向大家学习着。感谢这一次相信我们,与我们携手踏上旅程的十位‘旅伴’!你们每一个人的脸庞都透过你们的一锯一锉清晰地印刻在我们的心里。

用螺丝与铆钉可以设计制作出什么来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在L’Atlelier工作室开放日上揭晓!作品照片精彩,摆在面前的实物才是有呼吸的精灵!我们在这个课程上给大家设置了一个命题作文——运用铆钉和螺丝工艺设计并制作一个吊坠。可选材料有天然木材、亚克力、牛角、不同质地金属板等。

学生制作的冷连接工艺作品

课程初始我和马克不无担心,大家的铆钉敲得并不顺利,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来掌握精细无痕的敲击方式。

进行到设计阶段,大家或天马行空,或驻足踌躇不前。因为对材料和工艺的不了解导致从设计到制作举步维艰。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摸索着前进,即便设计稿通过了也还无法明白自己的设计在制作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这其实也是这样一个课题最有意思的地方!

从设计到制作的道路需要有工艺的辅助,需要设计者对工艺的完美了解。有的同学设计了要在小面积上敲制几十个大小不同的铆钉,最终发现不光时间精力不允许,视觉效果上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有的同学则因为中途搞错了打孔的尺寸,不得不把螺丝改成铆钉。更有同学因为锯和锉的功夫欠佳造成金属外形出现瑕疵,不得不改变其他部分造型来掩饰⋯⋯状况层出不穷,制作和设计进行到最紧要关头时,马克要为所有同学想着他们之后的制作程序及需要留心的各种‘陷阱’。一天下来,皱着眉头感叹说感觉自己一个人同时在做9件首饰。一颗心悬着,随时准备着为大家犯的错找弥补的方法。

然而暴风雨之后迎接我们的永远是蓝天与彩虹,无一例外!双手可以给我们的回报是最踏实可靠的。这几天的冷连接工作室笑佳和马克在这里收获了一份惊喜,每一位同学是不是也同样收获了一份对自己另一面的相遇相知呢?!

学生制作的金属基础工艺作品

课程结束时发现,同学们在工艺细节上变得几乎比我们还挑剔了,发现大家看待‘完美’的眼光已全然不同,这其实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在L’Atlelier工作室的7天并不能让大家带着多少件‘作品’离开。我们能带给大家的是一个眼光、一个不同的眼界。希望你们的辛苦,双手的伤痕和这份追求完美的目光会陪伴大家一生,你们会从此打造属于自己的完美。

回望初心,为什么我们想在北京成立工作室,并坚守不被大家看好的金属工艺基础工作室?

常年在法国高级珠宝工作的马克和以当代首饰艺术家身份在巴黎工作了十几年的我初时每次回到北京都不免默默叹息。艺术无高低!但是我们在巴黎学习到的对工艺的精益求精在中国难以分享和倾诉。一条笔直的线、一个精确的点、若干小时的打磨与肌理效果的寻找至今是我们每一件首饰的基础。笑佳与马克的每一件作品都出自自己的双手,没有别人代劳。心手相连!每一件首饰从头至尾都是我们对美和认真的解读。

教学现场

记得当初从巴黎当代首饰学校的艺术首饰专业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时,我的金属工艺老师说‘从今天开始,你要开始真正的学习之路了!笑佳!’为什么对已经毕业的我说到学习呢?这句话我花了很长时间去领会其中的含义。

在学校时每周35个小时泡在工作台上,几年的时间,我学会了分辨‘好’‘坏’,学会了看。但是要真的‘做’到完美却是我一生要修炼的课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