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被忽略了投资价值

2019-08-20


文    英伦金融研究部  黎永达





在面对潜在的信任危机情况下,除了央行增持黄金外,某些国际金融机构至企业亦会通过购买黄金以提升自身的可信度,抵御潜在的市场风险。


笔者参与了由中国黄金报社主办,金雅福集团联合主办的2019黄金新趋势(深圳)高峰论坛,活动十分成功,现场气氛热烈,演讲嘉宾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从中美经贸摩擦、当前经济形势、央行货币政策宽松态度等角度切入,表述市场风险对金价的支持,并在讲话中多次提及“黄金大时代已经开始”。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投资总监杨振海提供的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黄金生产成本上升,开采量却逐步放缓,而央行购买黄金逐步增加,促使金价从供求角度受惠。黄金行业专家刘山恩则从金融博弈角度,指出黄金的战略价值,并获得支持。由中国黄金报社首席记者、珠宝传媒中心采编部主任张伟超主持的圆桌互动,多位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黄金的投资机会,内容深入浅出,宝贵的数据与见解令人再三回味。


这次活动的多位“大咖”,从最基本、最初阶的角度作为切入,讲解黄金的投资属性,这次笔者亦借本栏目,分享黄金被人忽略的投资价值。


有关黄金的货币属性、商品属性及避险属性,相信大部分投资者不会陌生,然而,对于黄金的信任属性,却是很多投资者误解的一部分。


有一些人对于投资黄金会说一些负面的内容,比如,“投资黄金要小心,因为黄金没有利率回报。”其实说这些话的人,并不了解黄金的投资价值,误解利率回报,又或者有导向性的表达观点。


从经济学及金融学的角度,利率是风险的代表,把个人资本投资于任何资产,都会面对外在风险,除了人为风险外,更有不可抗逆的天然风险,存款到银行或买入股票有倒闭及亏损风险,而固定资产则有机会面对宏观周期的资产价格调整、政治、天灾等风险,当潜在风险上扬,市场在正常的环境下,就需要支付更多的利率回报,来平衡投资者面对风险的收益。


简单来说,投资利率回报,反映该资产潜在亏损的风险,若某资产提供实质年利率(扣除通涨)5%的回报,即该资产在未来20年内有价值为零的风险;若实质年利率10%,则该资产10年内有价值为零的风险;若实质年利率20%,则5年内有资产价值为零的风险,当然,实际情况可能更为恶劣。


所以,利率回报实际上并不足以补偿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所以,大部分的投资产品有抵押品,而各国央行买入黄金,特别是美国央行买入大量黄金,就是给予市场一个讯号,该国货币拥有黄金作为抵押品。各国央行的一系列抵押品中,只有黄金是没有风险的。这是由金本位到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以及信用本位制演变到多资产组合配置信用背书背后的理念。


当全球经济上扬,在各国货币和各企业信用度高的情况下,各类投资项目通过市场机制设置利率回报,而利率回报亦有机会受市场资金充裕度影响而拉高,这期间,黄金没有利率回报,投资价值受压,但并无持有风险,因为黄金还拥有其商品、货币的价值,并不会出现失去价值的情况。


但在目前经济下行、各国货币信用度下降、金融资产处于高杠杆下及抵押品价值下降的情况下,金融市场正面临信任危机,黄金的信用特性就会增加。在面对潜在的信任危机情况下,除了央行增持黄金外,某些国际金融机构至企业亦会通过购买黄金以提升自身的可信度,抵御潜在的市场风险。(责编:刘丽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