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郑良豪 | 搭建东南亚与国际黄金市场间的桥梁——欢迎中国黄金企业“走进来”

2019-06-10


6月8日傍晚,新加坡的计程车停在了一座英式建筑门前。看到下车的《中国黄金报》记者,新加坡贵金属市场协会首席执行官郑良豪站在门口,迎面招手。

 

专访的地点,位于政府大厦前大草场旁的新加坡板球俱乐部(Singapore Cricket Club)。这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私人会所,至今依旧保留着浓厚的英国气息。凡是要进入这个会所的人,一定要穿正装。因为身穿圆领T恤衫,服务员拿给郑良豪一条红色的围脖戴上,我们才被允许坐在室内。

 

“退休前没有干好的事情,现在通过新加坡贵金属市场协会这个组织继续干。”采访中,郑良豪一再强调这几年他从事的这份工作的意义:搭建起东南亚与国际黄金市场的桥梁,推动黄金市场发展。



亟待开发的东南亚黄金市场


过去一年,东盟10国黄金消费量达到300多吨。这一数字虽比不上中国、印度的黄金消费量,但在全球黄金市场上已经屈指可数。由于经费和精力的缘故,国际性黄金组织过去更多地把发展的目光投入到了中国和印度,而忽略了东南亚。


在郑良豪看来,就像30年前的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南亚国家当地百姓财富不断积累,对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由于市场的封闭,老百姓购金的渠道较少,而且当地价格与国际脱轨,产生极大溢价。这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市场。


特别是过去20年来,中国黄金市场快速发展,不论是上游黄金矿山企业,还是下游黄金珠宝商都在快速发展中,企业数量和规模大幅增加,逐渐出现了产能饱和,在新的形势下甚至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走出去”是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放眼整个亚洲市场,如今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市场在东南亚。”郑良豪说,新加坡贵金属市场协会希望将东盟10个国家,通过新加坡这一区域中心,连接到全球黄金市场。全球黄金市场与东盟10国家的黄金贸易,也可以通过新加坡连接起来。“通过我们,帮助全球业者发展东南亚黄金市场。同时,也帮助东南亚业者通过新加坡接触国际。”

 

新加坡贵金属市场协会连续三年主办亚太区贵金属峰会,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东南亚与国际黄金市场的年度交流盛会。此外,他们不仅仅着力推动会员间的黄金贸易与合作,而且也推动更多的国际黄金机构在东南亚市场的发展。“谁有兴趣发展东南亚市场,我们都可以作为中间桥梁角色。”郑良豪说。

 

郑良豪认为,新加坡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黄金市场,这里黄金进出无限制,外汇无管制,同时政府鼓励金融科技发展,拥有培育未来数字化黄金市场的良好土壤。在这里发展,可以更好地面向国际市场。


推动亚洲黄金市场发展


越来越多的中国黄金市场参与者关注东南亚黄金市场,然而“走出去”的步伐并没有理想中的那么快。郑良豪指出,中国黄金市场快速发展的业务模式难以复制到东南亚国家,而且东南亚国家的黄金业务发展也并不可能像中国那么快,它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开发。

 

“快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将来要一点一滴地耕耘。”郑良豪表示,走向东南亚国家的中国黄金企业一定要了解当地市场,在了解的过程中要做好“交学费”的准备,因为存在语言差异、风俗习惯、社会观念等方面互通,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当地市场文化,才会逐渐探索出适合当地的商业模式以及经营思路。

 

他以国内几家“走出去”黄金珠宝品牌为例,指出国内黄金珠宝品牌在东南亚国家发展需要经营思路和模式的转变,充分了解当地市场,准确定位产品,做好广告投放等等。

 

过去100年来,国际黄金市场一直以伦敦价格为黄金交易交割的价格。然而,他们的报价时点在亚洲收市之后,为亚洲黄金贸易带来不少困扰。为此郑良豪认为,亚洲时段应有自己公认的价格,用来服务亚洲的黄金参与者。他认为,亚洲时段黄金价格与上海金并不冲突,毕竟上海金更多地服务于中国黄金市场。

 

“亚洲时段的金价,这是新加坡未来几年希望做的事情,即帮助业界推动亚洲时段的金价。当然,这一金价的形成主要还是依赖“伦敦金”报价系统,即在上午盘、下午盘之后,再增加一个亚洲时段的集中定价。在报价商方面,除了他们现有的报价商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还没有参与现在报价的亚洲报价商。”郑良豪说。


郑良豪与《中国黄金报》记者合影



文|张伟超

责编|余晓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