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报告:直播销售占70%

2019-12-17

本刊实习记者 金桐




琥珀起源于欧洲,上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真正进入中国,并出现了首批琥珀加工企业,以生产银质琥珀镶嵌饰品为主。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琥珀蜜蜡价格飙升,涨幅超过300%,大批资金和从业人员进入琥珀市场。到了2014年下半年,市场需求下降。由于前期从业人员迅速增加造成了供给过剩,导致当时琥珀价格迅速回落。2015年至今,琥珀价格趋于稳定。



在2019中国珠宝产业资本论坛现场,江苏玉玲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伟就《琥珀行业研究报告》进行了深入、专业的解读。纵观当前中国的琥珀市场,原材料产地集中度极高,其中以乌克兰琥珀和俄罗斯琥珀为主的波罗的海琥珀占比高达90%左右,另外10%主要来自多米尼加、墨西哥和缅甸。波罗的海琥珀品种相对单一,一般分为琥珀、蜜蜡和金绞蜜,颜色只有金色一种,透明度高、质地晶莹,属于中高端产品;而缅甸琥珀品种多样,可分为棕珀、金珀、血珀等,颜色丰富,有金蓝、红棕、绿茶等。但缅甸琥珀杂质较多,所以属于中低端产品。


佛教七宝之一就有琥珀,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也都以琥珀为圣物。受宗教文化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在珠宝店还是古玩市场,我国市场上大部分琥珀都是以佛珠为主,占到整个市场份额的六成左右。


李文伟表示,由于琥珀行业在国内仍属于比较小众的领域,产业化竞争刚刚开始。该行业品牌规模小、加工业门槛较低,多为小作坊、夫妻店,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就像发展之初的翡翠、玉石一样,琥珀在中国的行业标准化程度非常低,没有统一的定价依据。


目前,琥珀在中国的存量比较小,大部分原料和产品都依靠进口。在较高税率的影响下,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来自非正规渠道的琥珀,而通过正规渠道进口的琥珀不足半数,这也成为阻碍琥珀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我国市场上的琥珀产品基本上以雕刻件为主,设计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


从销售渠道来看,2018年开始,超过50%的琥珀销售都是以电商为主。据统计,近两年,随着直播在网络销售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近70%的琥珀销售都依靠直播这一渠道。


目前,老凤祥、周大福、周大生等知名的珠宝品牌已经开始推出琥珀产品。“未来,依托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完备的珠宝产业体系,琥珀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十分可观。”李文伟说。


李文伟指出,现在,从原材料开展贸易到设计、生产、销售正在形成全产业链,琥珀的东西融合之势也正在形成。不仅仅原料由西入东,东西方在品牌、设计、产品上的融合也正在加速。当下,消费群体年轻化,消费渠道多样化,借助电商、直播等社交平台,琥珀产业还需向多元化、国际化方向前进,利用科技赋能,推进琥珀产业规模化、创新化和全球化发展。然而,未来琥珀行业的发展,行业标准与市场秩序的建立和完善也迫在眉睫。(责编: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