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市场行情遇冷 各方支招应对困局

2017-02-16


本报记者 马佳


从2015年开始,翡翠行业,无论是翡翠原石还是成品,销量都明显下滑。来自云南瑞丽的唐先生告诉记者,从2015年至今,他手中囤积的原石,销售量减少多半,而且成品的销售更是雪上加霜,尽管在2015年由于微信等电商平台的崛起,有过一次小的销售高潮,但受总体行情和产品质量不稳定、服务跟不上等原因的影响,除了和品牌商合作的微商,其它的销量正在急剧减少。如何应对产业困局,各方都在积极应对。 


零售市场破局


“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翡翠行业跟整个珠宝行业一样,面临的是一次洗牌的过程,而对大品牌来说,其实更是机遇。”北京七彩云南商贸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董莉莎告诉记者,无论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翡翠玉石销售,还是传统翡翠玉石企业,品牌优势正在凸显。七彩云南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首先是在实体店的基础上,寻求更多适合七彩云南品牌的新渠道,此外,还不断发展和壮大电商渠道。无疑,这也是修炼内功的好机会。


“在这一阶段,我们会着力加强内部的品牌建设,在品牌内涵和品牌性格的塑造上,进一步把产品的质量和原创设计的理念进行加强,寻求更多个性化的产品。” 董莉莎说。


针对目前的北京翡翠消费市场,七彩云南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在这些惠民活动中,“我们倡导一个理念——翡翠首饰不是奢侈品,而是文化消费品。”董莉莎表示,这些活动带给广大消费者更亲民、更贴近大家生活和情感的平价翡翠。在惠民活动中,七彩云南带来从几十元至几万元价格梯度极大而性价比极高的翡翠饰品供选择,从价格上直接把实惠让给消费者。 


此外她还表示,翡翠镶嵌饰品则将翡翠多样的色彩和质地进行了更多元的时尚表达,在对翡翠形质保留下,融入了更多珠宝镶嵌工艺。这些创意与工艺,使得翡翠展示出不同于传统素件的别样风姿。


应设翡翠交易所


平洲玉器协会会长梁晃林多年来一直建议在国内设立翡翠交易所,真正规范行业市场。他表示,由于国内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资金人才加速外流,再加上珠宝玉石行业发展过度扩张,产能过剩,透支未来,导致珠宝翡翠原料和产品价跌量缩,行业萧条。而且先进的电脑雕刻机器取代了一批手工雕刻者,给玉器雕刻工艺行业就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翡翠产业正处于寒冬中。


他向记者介绍,赴缅竞投采购的翡翠玉石,进入中国内地需缴交33.9%的综合关税,当中包括3%的关税、17%的增值税、10%的消费税和3.9%的所得税。综合关税的前置征收不合理,造成翡翠进口综合关税过高,这将会迫使翡翠加工产业往境外或向缅甸国内转移,威胁到平洲乃至我国整个翡翠行业的生存与发展。他建议成立翡翠交易所,申请享受钻石进口相同的优惠政策,使得翡翠玉石行业的广大从业人员能够如实申报、守法经营、阳光运作,推动翡翠玉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翡翠对设计要求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翡翠纳入其设计创作的品类当中,特别是在高端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名家雕刻和设计的作品。这类产品非常受市场欢迎,往往有较高的溢价,对此,首饰设计师郑业轩表示,很多设计师对翡翠情有独钟,然而由于翡翠原料价格持续高位,设计师少有买入并自主研发,大多为甲方需求而使设计受限。此外,翡翠种水雕刻的专业问题使设计与工艺衔接方面有断口。而且翡翠市场受众年龄偏大,有传统观念因素在,甚至有“美玉不琢”的说法,与现今国际设计风向不相符,因此,设计师需要在观念上进行转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