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银行终止中游钻石和珠宝公司贷款业务

2016-07-05


蒋子清


今年2月底,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英国)发布了2015年财报。财报显示,渣打银行在2015年(截至2015年12月底)的税前利润亏损约15亿美元,而2014年盈利约52亿美元。这也是该行自1989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受此影响,该股股价大跌。


据分析,此次利润大跌,主要是由于巨大的银行重组费用和贷款减值导致的。渣打银行在2015年因不良贷款造成的减值损失几乎增加了一倍,约为40亿美元,达到了渣打银行的历史最高。同时,银行监管成本同比大幅上涨40%,达到10亿美元。


据彭博社3月的相关报道可知,在渣打银行为钻石行业提供了大约20亿美元贷款后,渣打银行开始严格贷款条件,明确要求在印度和比利时进行钻石贸易的客户为贷款支付更多的保险。

据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称,渣打银行现在要求钻石制造商提供100%的抵押品或者对偿还贷款缴纳保险。同时,应收账款将不被接受作为抵押品。如果客户不能满足相应的贷款条件,将会面临更高的偿还利息,同时,银行也不会对他们的债务工具进行更新,最糟糕的是他们很有可能得不到新的贷款。

渣打银行是钻石行业中游企业的主要贷款机构。所谓的中游主要包括在孟买和安特卫普等从事钻石加工和贸易的家庭经营企业。这些企业高度依赖银行贷款从矿企购买毛坯钻。

渣打银行在一份公开声明中曾表示,在不违背银行有关提高资本回报率的战略策略,且符合全球客户利益的条件下,鉴于不断增加的合规报告和监管资本成本,渣打希望与客户进行合作,寻找互利双赢的解决方案来支持钻石行业。

“尽管不少银行已经开始纷纷撤回对钻石行业的投资,但我们仍将继续为钻石行业提供资本支持。我们银行更关注钻石业务产生的资本回报,应该可以弥补资本成本和随市场调节产生的价格差。我们一直在研发新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与客户和保险公司的合作,来增加钻石行业的融资渠道,为机构投资者提供资金支持。”

据了解,钻石行业贷款占渣打银行2610亿美元贷款总额还不到1%,但这也难逃渣打银行首席执行官比尔·温特斯(Bill Winters)的审查。比尔自2015年6月上任后,面对新兴市场和商品繁荣时期的不良贷款,他选择替换整个高级管理团队,并承诺重新审查所有业务和客户关系,对其进行风险和回报排序,目的是进行业务重组或废弃约1000亿美元的资产。
 
但在6月,距离渣打银行宣布紧缩钻石行业信贷业务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渣打银行再次发布公告称,在对钻石行业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后,将停止为部分钻石和珠宝公司提供贷款,即暂停针对主要从事钻石抛光和交易的中游钻石和珠宝公司开展的贷款业务。“因为继续为中游钻石和珠宝公司提供资金超出了银行的风险承受力。”该行发言人表示,“在公布银行最新战略的时候,我们就曾说过,我们会退出那些信贷不良的或者没有达到风险评估要求的业务。”

近两年来,部分涉及印度等大型钻石和珠宝市场的银行,都已严格控制向该行业提供贷款,以防因该行业实施更严格的监管审查,引发违约行为,导致广泛的信贷紧缩。

据了解,继渣打银行后,比利时钻石银行、荷兰银行、巴克莱银行、中国银行巴黎分行均宣布退出钻石抛光业务贷款。印度国家银行(State Bank of India)、印度工业发展银行(IDBI Bank Ltd)、在内的多家银行,对为珠宝行业提供贷款都持谨慎态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