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金质检贵金属检验技术交流会召开

2018-09-18

本刊记者 田金刚


贵金属检验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一直是黄金珠宝首饰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9月15日,主题为“共创、共享、共赢”的第三届金质检贵金属检验技术交流会于深圳举办。会议全方位、多角度解读了贵金属及检验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深入分析贵金属检验技术、设备的发展与创新前景,以及如何加快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多位演讲嘉宾从贵金属材料性能、前沿技术、学术研究等角度作分享,共同探讨如何保障黄金珠宝首饰产品质量,更好促进黄金珠宝首饰市场的规范发展。



这次会议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主办,深圳市金质金银珠宝检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质检)承办,中国黄金协会、国际铂金协会和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协办,德国斯派克分析仪器公司、深圳市深赛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及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四个单位提供支持。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毕立君,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永涛,中国黄金报社社长、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陶明浩,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段体玉,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珠宝玉石饰品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邓瑞德,深圳市市场与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计量处处长林俊兵,深圳宝联珠宝标准与信息技术促进中心主任曹阳等等行业领导和嘉宾出席。来自全国质检行业管理机构、协会组织、大中院校、企业代表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邓瑞德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工业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贵金属被广泛应用于高技术产业和大众消费者。目前各应用领域和消费者对贵金属的原料、制作、工艺、技术、品种、检测和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发展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质检行业的责任和良知。他高度肯定了深圳市金质金银珠宝检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近几年在企业发展、行业服务以及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据介绍,金质检本着“合作、创新、共赢”的原则,不断寻求更多的合作机遇,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搭建优质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不断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大与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以及检测同行的合作力度。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同时也是我国珠宝首饰行业主要集散地,无论是资金投入、产出还是从业人数都超过了全国的半壁江山。因此科研院所和质检机构纷纷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林俊兵在致辞中表示,随着检测市场的放开,民营质检机构也大量涌现,这些机构在满足市场和消费者检测需求的同时也还存在不少客观问题,需要有效监管和引导。深圳市市场与质量监管委员会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加上检测机构自身的不断努力,让质检机构越来越规范,给行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次会议内容主要包括中国黄金协会、世界铂金协会通报贵金属开采、需求及市场规模等行业数据,科研单位和行业专家就贵金属领域、贵金属领域新材料、新工艺成果进行分享,针对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对贵金属性能前沿研究动态进行共享和探索,以及贵金属材料性质研究及改善、行业检测水平技术创新实践及相关检验方法提升等案例的分享。


嘉宾分享完成后,金质检总经理杨佩发表了热情洋溢、感人至深的会议总结词。他首先向参会者表示感谢,指出在深圳国际珠宝展期间能聚集这么多行业里的高人、能人、牛人,就一个相对纯粹的技术话题进行交流,本身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他说,这个时代人们喜欢用黑科技、互联网+、区块链、量子纠缠等时髦潮语来吸引眼球,但金质检希望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用三年、五年、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来专注于同一件事情——举办贵金属行业检验技术交流会,并且坚持同一个主题。“我们能选择的只有做好自己。尽管我们的办会水平还有待提高,但我们的态度是认真的,每一次开会我们都视作是接受行业的检阅。我们是用三百六十四天的努力,等待一天的绽放。”杨佩说,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金质检坚持连续三年举办交流会,一是基于个人的人生经历以及从体制内出走的背景,二是源于一份质检人的责任,三是当前我国在贵金属质检领域的技术和设备存在不足的地方,需要有这样一个平台去提升和改进。


据介绍,金质检一直致力于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不断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大与高校、研究结构、行业协会以及检测同行的合作力度。目前,该中心与国家珠宝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长春黄金研究院结成科研项目合作关系,与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合作的弹性金合金、K金补口、唐卡金粉等研究课题都有重要的发展和突破。该中心还与深圳技师学院进行了学术资源上的共享及深度合作,逐步发展成为学院的资深实习基地,培养更多的珠宝、贵金属检验实践型人才。2017年,金质检顺利通过CNAS现场评审,2018年通过 CNAS定期监督评审,并于2017年先后联合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举办了第二届金质检贵金属检验技术交流会,承办了2017年黄金标委会年会及标准审查和培训宣贯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