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第八届珠宝文化论坛”举行

2018-05-30

本刊记者张明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副院长王鼐教授和数理学院的褚宝增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就红色文化与首饰设计结合的种种可能性,进行了丰富而深刻的探讨。



5月21日,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主办的“第十五届珠宝文化节”系列活动之“第八届珠宝文化论坛·红色文化与首饰设计”圆满举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副院长王鼐教授和数理学院的褚宝增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就红色文化与首饰设计结合的种种可能性,进行了丰富而深刻的探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彦和学工组魏佳蓉出席了这次论坛。


这次论坛以“红色文化与首饰设计”为主题,主要探讨将以红色文化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运用到首饰设计中,对红色文化在我国的首饰领域中的创新结合意义深远。在“文化分享”环节,王鼐与褚宝增和学生们分享了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许多思考。两位老师旁征博引,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了我国红色文化与首饰设计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王鼐教授指出,“千古江山未尽材”,首饰设计来源于生活也应当回归生活,所以要以创新的理念和形式来对待首饰设计。褚宝增教授表示,在井冈山见到很多纪念品,艺术市场上也有许多运用玉雕的形式,以玉石为载体,做玉雕草鞋、军帽、红宝书等。它们本质上都是红色文化与首饰设计的结合,口号很新潮,设计却大多肤浅直露。



“设计师是个艺术家,他要把生活加以提炼,发挥无穷尽的想象力,创造出全新的东西。设计师又不是艺术家,因为他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时代和文化背景所赋予他的创想和束缚。”王鼐教授认为,“艺术是为了表现这个时代,也只能表现这个时代。因此,设计师要有文化自信,在形式上突破传统首饰和西方现代首饰的藩篱,学会中国头面等传统首饰的表现形式,找到中西首饰设计的平衡点,找准红色文化与首饰设计‘先由形实其意,再由意实其形’的结合点。”



在提问环节中,学生们踊跃提问,两位老师悉心解答。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中,学生们对红色文化与首饰设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