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再造 |在塞纳河畔欣赏民族瑰宝是种怎样的体验?

2016-11-01
 

手工艺不仅仅是人类改变世界的一种技能,更是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基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而逐渐提炼成的一个符号,是小到生活方式、大到民族文化的缩影。保护传统手工技艺,更重要的是保护人与世界真诚、平等沟通的文化血脉。


传统,并非老去的时光;传统,是保留至今的精神。


2016年10月26日起, “精工再造”中国传统手工艺创承展亮相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在“2016女性公益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暨女性创新艺术展”举办期间展出。

潮宏基珠宝携手公益组织“稀捍行动”有幸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领衔花丝博物馆的多件馆藏臻品,作为此次传统手工艺创承展的主要展品,将花丝这门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带到了国际舞台上,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左:故宫累丝亭台耳坠 中:花丝手镯 右:仿清代蝶恋花发簪


左:蝙蝠盘长纹华胜 右:蝴蝶嵌宝发钗

在本次公益可持续发展论坛与“精工再造”展览中,民间力量对于非遗技艺传承与保护的投入成为一大亮点。
嘉宾对花丝展品兴趣甚浓

早从2004年起,在传承发扬中国珠宝文化的社会责任感驱使下,潮宏基珠宝便抱定“将传统文化时尚复兴”的信念,开始对花丝镶嵌这门古老技艺进行系统维护。在历经近十年的筹谋规划之后,终将向世人呈现了企业心血之作——花丝博物馆,并携手稀捍行动,带领濒临消失的花丝镶嵌工艺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舞台。
潮宏基花丝博物馆镇馆之宝  存世最大花丝镶嵌建筑作品“潮宏基花丝风雨桥”

2015年3月,在世界艺术之都法国巴黎的中国文化中心进行展览,让世界欣赏这一精致的传统手工艺作品。由潮宏基花丝工作室所制作的“花丝宝石如意”也被特别赠予法国艺术家协会,作为中法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的友好见证。

《心手相传——中国传统文化巴黎艺术展》,潮宏基带领花丝臻品首次参展法国,备受现场来宾好评

《心手相传——中国传统文化巴黎艺术展》,潮宏基带领花丝臻品首次参展法国,备受现场来宾好评潮宏基不仅凭借自身力量抢救性收藏了大量的珍贵花丝臻品,更组织成立了花丝工作室,在国家级花丝工艺传承大师的带领下,为花丝传承事业培养了近百名年轻的优秀工匠。同时还在花丝技艺的当代演绎与运用上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大胆创新。

在潮宏基花丝镶嵌工作室,学徒正在制作花丝创新作品

今年10月,模特佩戴结合花丝工艺的潮宏基蝶舞系列头纱,走上上海时装周秀场,将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时尚,重焕新生

而作为首批花丝保护项目创新作品之一的“善缘系列花丝坠链及耳坠”也被带到了本次论坛当中,她灵活巧妙将时尚彩金珠宝与传统花丝工艺相结合,以化繁为简的扇形设计承载对佩戴者圆满、幸福的美好祝愿,获得了中外宾客的一致好评,更在晚宴公益拍卖环节被美中友好协会会长高价拍得。

善缘系列花丝坠链及耳坠


左:玛莎拉蒂花丝平安扣  右:花丝口红
 
此次,潮宏基再度携手稀捍行动,将更多珍贵罕见的馆藏品带到了展会现场,带你穿越时代的潮流,去领略沉寂已久的花丝镶嵌工艺,将这项几乎濒临失传的工艺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世人去感受传统首饰的精巧、领略中华民族、特别是中国妇女曾独有的风姿和美韵。

我们深信,绝对不能将传统手工艺在某个领域孤立起来进行保护,创造多维的空间与平台,让行业自身发展、让行业从业人员自主加入,才能从人心层面解决传统手工艺的保护问题。我们也深信,对传统工艺最好的保护,就是让它重新焕发市场价值。潮宏基将继续怀抱“将传统文化时尚复兴”的信念,以弘扬东方文化为己任,为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审美与艺术的新鲜血液,向世界展示更精致的东方之美。
 
关于花丝

花丝镶嵌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有雏形,在经历了明清两朝的迭起兴旺,后又因侵略者的掠夺、战争动荡和文革冲刷,几近消失。上世纪后期,时代潮流洗刷了整个传统手工艺行当,花丝镶嵌也未能例外。人才凋敝,技艺失传,作坊倒闭,工厂破产,盛极一时的花丝镶嵌走到消失的边缘。加之花丝镶嵌的工艺极依赖手工技巧和经验,培养一名师傅的时间短则十几年长则数十年,许多年轻学徒都望而却步,花丝镶嵌也逐渐陷入失传的境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