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A发现附有合成彩蓝钻的拼合钻石

2017-05-12


编译 / 蒋子清



日前,美国宝石学院(GIA)实验室发现了一颗表层覆有合成蓝色钻石的天然钻石,并向市场发布警告,市面上也许流通着更多尚未被披露的拼合宝石。


这颗拼合钻石重0.33克拉,其表面附着的一层薄薄的蓝色钻石,只有80微米(0.003英寸)厚,是以CVD法合成的,按颜色分级可达彩蓝级别(Fancy Blue)。这颗钻石也是GIA发现的首例以这种方法拼合的人工彩钻制品。



GIA纽约实验室的宝石学家注意到了这颗钻石身上一些不寻常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揭示了这颗钻石颜色的非天然性。研究人员指出,这颗拼合钻石包含氮和硼两种缺陷,是一种很罕见的组合。他们还发现,这颗钻石混合了Ia型和IIb型的两种类别,而这也极为罕见——上次GIA发现同一颗由两个类型组成的天然钻石是在2009年春天,距今将近10年。检测人员使用钻石观测仪(DiamondView)发现这颗钻石具有天然钻石的特征,但其顶部薄层却显示出人工合成迹象。


钻石观测仪成像揭示,正置钻石观察,图像呈黄绿色荧光,而倒置钻石则可观察到蓝色荧光。监测人员详细分析后得出结论,黄绿色荧光区域的冠部刻面具有非常尖锐清晰的边界。


据了解,GIA之前从没未发现过这种附生于天然钻石上的颜色级别较高的合成彩钻制品。实验室对外警告称,市面上也许还流通着更多以我们不知道的方式作假的合成制品。


“鉴定彩色钻石的时候需要非常小心,一定要注意是否存在不寻常的特征,还有各个面的棱线边界,通过钻石观测仪图像分析,直边界线与平面接口的联结处,有锐利边缘的荧光区域等等。”GIA指出:“此次发现也暗示,无色及近无色钻石鉴定领域可能也存在类似挑战。”


据了解,这并不是第一颗合成与天然混合而成的钻石。


GIA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在20世纪60年代,CVD钻石薄膜就已被应用于天然钻石之上。首例成功在天然钻石上添加CVD钻石薄膜的钻石诞生于1993年。


但这颗拼合钻石确实是GIA历史上发现的第一颗天然钻石上附着彩色级别的合成钻石。


正如GIA之前所言:“尽管CVD法已被用来制作这种拼合钻石,但它并不是总能轻易在宝石级钻石中取得好结果的。”


此外,中国NGTC于3月底发现一件豪华镶嵌的珍珠首饰中,有一件吊坠混入了一颗CVD法合成无色钻石。由此可见,未经披露的合成钻石干扰珠宝市场的现象至今仍然存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