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周大福与90后

2018-05-18

“90后”的周大福与90后


文/田金刚



最近,有媒体梳理了周大福在 2017 年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品牌动作,包括打造MONLOGUE、SOINLOVE 品牌,联手 APT“实验学习”进行零售再造,设立首饰无人零售机,数字化推动店铺升级以及聘请流量明星担任品牌代言人等,再次让这个珠宝龙头企业“大象善舞”的形象深入人心。


这些动作发生的主背景板,是中国第三次消费升级浪潮的快速演进。千禧一代成为消费主流人群,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等较以往发生巨大改变。


周大福创立于 1929 年,即将迎来品牌 90 岁生日;而最早一批“90 后”,也在狗年春节的朋友圈里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这一幕颇具戏剧性:“90 后”的周大福和“90后”,就像爷爷和孙女一般,和谐地出现在同一帧画面、亮相在同一个舞台上。


对于周大福的战略转型,业内普遍持乐观态度,期待值也很高。可以说,在移动互联时代,在商业竞争进入下半场的关键时间节点,周大福再次赢在了起跑线上,有望成为引爆下一轮珠宝消费的领跑者。


众所周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整体黄金珠宝消费市场疲软的影响,周大福在过去几年的经营业绩并不亮眼,尤其是从 2014 年开始其营收逐年下跌,也加剧了市场对这个珠宝巨头的质疑和对未来的担忧。但从目前回暖的业绩以及纷繁的商业布局来看,这些似乎只是周大福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阵痛。涅槃之后,必迎新生。

 

在这个“努力奔跑只是为了留在原地”的狂奔时代,对于巨头企业而言,保持行业地位已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够操控着其庞大的身躯在技术迭代速度不断加快的这个时代里辗转腾挪,更需要付诸巨大的决心与毅力。这也似乎再次证明,真正优秀的公司一定是那些能够穿越时间,成为时间的朋友,最终迸发出更大的爆发和价值的企业。那么,周大福的一系列品牌动作,能给当前处于深度转型期的珠宝行业带来哪些启示呢?


从品牌历史长度上考量,对于同样拥有漫长历史的珠宝企业来说,时间这把双刃剑固然可能会侵蚀品牌,但是老化绝不是品牌发展的宿命。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只会将品牌带入死胡同,只有进行多维度的创新与尝试,才是品牌保持活力的根本,也是品牌之树常青的秘诀。


再从一般商业竞争的角度考虑,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面前,即使暂时拥有靠前行业席位的企业,其所有的优势和领先都“变动不居”,唯有实现对内外部变化的理解、研究和渗透、融合,才能真正应对这些变化,甚至化敌为友,化被动为主动,不断在迎接变化中去完善自身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价值,方能将优势转化为胜势。不断关注变化,着眼未来,为未来筑底,企业才能在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


正如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所说,“如果一家公司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把眼光放到未来三年,那么和它同台竞技的人很多;但是如果一家公司的目光放到未来的 7 年,那么可以和它竞争的公司就很少了,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做那么长远的打算。”


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或许才是我们该从周大福这家珠宝龙头企业身上最应该得到的启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