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业能撑起一个国家?这不是传说

2016-09-05
文章来源:珠宝内刊

大片国土被荒漠覆盖、每平方公里只有三个居民的国度,钻石产值却高居世界之首!最近刷爆珠宝圈的世界第二大钻石原石就出自这里,一个位于非洲南端的内陆国——博茨瓦纳,钻石为其带来了滚滚财富,也深刻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命运。


提到“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人们耳熟能详。这是世界钻石巨头戴比尔斯的经典营销范例。这家公司集钻石开采、贸易和珠宝产销于一体,控制着全球钻石市场的四成份额。博茨瓦纳是戴比尔斯最重要的钻石资源国。

钻石是国家财富之源

1966年,博茨瓦纳获得独立时,是世界最贫穷的几个国家之一。但上苍眷顾,独立次年,戴比尔斯公司的地质师勘探出了钻石资源,国家命运发生戏剧逆转。

博茨瓦纳不仅钻石产量大,还经常有100克拉以上的宝石级毛钻面世,动辄以数百万美元的天价拍卖。

在戴比尔斯的全球钻石帝国中,博茨瓦纳稳坐“头把交椅”。目前,戴比尔斯在博茨瓦纳、加拿大、南非和纳米比亚这四个国家开采钻石,其中,博茨瓦纳占了年产量的70%左右。

以2013年为例,博茨瓦纳出产2300万多克拉毛钻,总价值约合36亿美元,论钻石产量,博茨瓦纳排在俄罗斯之后,位列全球第二(占全球的16%),但若论产值,博茨瓦纳是世界第一大钻石国(占全球的1/4)。

钻石给博茨瓦纳带来了滚滚财富。

目前,钻石产值约占国家GPD的30%,出口总值的75%,政府财政收入的60%。由于地广人稀,该国人均GDP达到7100多美元,比南非还高。政府依靠钻石收入,大力推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老百姓上学、看病基本免费,成为非洲少有的社会福利制度完备的国家。

但高度依赖钻石业同样带来弊端: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广大民众仍靠务农和畜牧业为生,城市的失业率很高。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钻石市场行情萎靡,博茨瓦纳的钻石产量从前一年的3400万克拉骤跌至1750万克拉,这些年产量才稳步回升。由于钻石收入锐减,很多政府承诺的民生项目被迫搁置,这也引发了民怨。

未雨绸缪的转型准备

任何资源都不是取之不尽的,博茨瓦纳的钻石也不例外。

根据普遍预测,该国目前已有的钻石资源将在2030年至2050年间走向枯竭。与之对应的是,尚没有新的钻石矿被探明。这折射出所有资源型国家的普遍挑战:怎样最大限度地增加资源附加值?资源枯竭后,又该何去何从?

面对黯淡的经济前景,博茨瓦纳政府早有准备,重点加强钻石资源的深度开发,并推动实施经济多元化发展政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6年,博茨瓦纳政府与戴比尔斯公司谈判续签为期25年的新矿权。作为交换条件,戴比尔斯承诺将位于英国伦敦的全球钻石合同销售中心迁往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

从2013年开始,博茨瓦纳每五周就举行一次钻石销售会,全年钻石销售额约60亿美元。世界各地买家频频光顾,极大地拉动了当地酒店、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

此外,政府也有意地控制毛钻销售环节。

作为戴比尔斯签下新矿权的条件,“博钻贸易”2007年成立。按照协议,“博钻贸易”必须将一部分毛钻供应给20多家有资质的博茨瓦纳本土企业,用于发展钻石切割、打磨等下游产业。

目前,博茨瓦纳在首都建立了钻石科技园,扶植钻石深加工产业发展,增加资源附加值,创造就业岗位。博茨瓦纳的钻石生意经正在走向深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