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超级 IP 的珠宝启示录
策划 / 本刊编辑部
执行 / 本刊记者 马佳 郭士军 王昕晨 何思璞 贺轶群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在这个最具中国特色的节日里,各行各业都会积极投身于对春节消费市场的争夺之中,国内外珠宝品牌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台”。他们带着对中华文化的致敬与传承,推出一款款饱含东方魅力的新春款式,华丽亮相,在辞旧迎新之际,为消费者献上美好祝福。
然而,放眼这“金玉满堂”的珠宝年货市场,往往并没有十足的“含金量”。虽然不时闪现几道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光芒,但更多时候仅仅是珠宝企业寻常的商品营销。生肖、福字、中国结……年复一年,从商场柜台到电商网页,这些带有上述元素商品被人为赋予了“热销”属性,实则大同小异,重复着节日营销的惯用手段。
春节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其实,春节不仅是一场商品营销盛宴,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创意领域最大、最强势的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是各行各业都在争取的文创高地。因此无论快消、耐用品还是文化产业,近年来都对春节元素、春节市场热情不减。
具体到珠宝行业而言,岁尾年初是珠宝首饰销售的传统旺季,以春节文化为主题的珠宝设计屡见不鲜,这推动了文化珠宝的消费潮流渐起。但是,面对消费者日益苛刻的眼光,文创珠宝目前还没有完全跟上市场的节拍,思路与题材都偏于传统,对于“春节 IP”,大多数还停留在被动“蹭热点”的较低层次,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也远远谈不上高明。
新春佳节,是中国人对家庭、对团聚、对温情最集中的表达,珠宝饰品亦是爱、温情与喜庆相结合的载体。要实现两者的交融,离不开对人文情怀的深入挖掘、巧妙呈现,而非仅仅停留在对文化符号的利用上。
丰子恺说:“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珠宝首饰本身是一件艺术品,成功的文创珠宝设计,不仅要有精致的工艺,更要有广博的内涵——立足于“人”的角度,体察消费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拨动消费者的心弦,善于挖掘春节喧嚣气相背后浓浓的人文情韵。
针对这些现状,本期杂志特以春节珠宝消费为选题内容,在执行中既体现轻松愉悦的节日氛围,品鉴国内外以春节为 IP的珠宝设计;又兼顾理性与深度,对传统与现代,文创与设计融合等话题做了整合、分析。同时,本刊记者还以春节返乡为契机,对家乡消费市场进行了走访、观察,多角度呈现一个“珠光宝气”的祥瑞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