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产业发展之道:提升产品附加值

2019-11-17
文:实习记者 金桐



11月14日,在“革新蜕变 共赢未来——2019中国珠宝产业资本论坛”上,诸暨华东国际珠宝城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马飞通过解读《2019珍珠饰品研究报告》,介绍了当下珍珠产业的趋势:国内珍珠产量逐年降低

随着海水珍珠养殖成本的提高,海南彻底退出了海水珍珠养殖,广东的养殖规模缩小到5年前的三分之一,海水珍珠依靠进口为主。湖南、湖北、安徽等省份相继出台水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限制了珍珠养殖水域,淡水珍珠产量减少。此外,珍珠养殖技术大幅提高,销售渠道拓宽,市场规模趋于稳定。

飞指出,北上广居民口袋里的钱基本被房贷吃空了,真正的消费潜力反而在三、四线城市。由于经贸摩擦,外贸订单量锐减。市场需求分化越来越明显,高质量珍珠需求大、供给少,价格保持逐年上涨的状态;低质量珍珠产量大、需求小、产值低。

马飞对珍珠行业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他提出了五个发展方向。

第一,相较于钻石、彩色宝石等品类,珍珠门槛低,更适合大众消费,可在新零售上加强推广。

第二,珍珠产量大,但做好品牌的不多,还需要引导企业进行品牌化运营。

第三,珍珠不能依靠原材料来进行交易,还需要注重产品款式的设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第四,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加强文化推广,提升文化附加值。

第五,拉伸产业链,加强周边领域的研发,如养殖、美妆、药用珍珠粉等。

责编:余晓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