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倾力打造“现象级”珠宝文化节

2016-11-22

文/徐以冰  


深圳内贸、番禺外销、香港国际贸易中转的格局,是中国珠宝产业发展的三大引擎。一直以来番禺珠宝名声在外,“世界珠宝,番禺制造”得到国内外业者的普遍认同。


1

番禺珠宝的密码


为了将番禺珠宝打造成“现象级”的文化符号,番禺区政府、番禺区珠宝厂商会将每年的12月2日至12月5日定为“广州番禺珠宝文化节”。11月18日,记者从“2016年第三届广州番禺珠宝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了解到,今年的番禺珠宝节由番禺区珠宝厂商会主办,番禺区大罗塘珠宝首饰商会、番禺贸促珠宝产业服务中心承办,将于2016年12月2日至12月5日进行,为期4天的展览将在继承往年特色的基础上,更加突出IP营销、原创设计、本土制造、文化小镇等新鲜元素。


开幕式将于12月2日在番禺博物馆隆重举行。珠宝节系列活动设在番禺区沙头街大罗塘珠宝小镇和沙湾珠宝园内,将开展番禺珠宝直销展、珠宝专题研讨会和珠宝知识讲座、文艺演出、免费珠宝检测服务、有奖互动等形式多样而生动的系列活动。交通接驳方面将设免费大巴在10个场馆内接送客人,珠宝文化节期间每天早晨9点半至下午6点半每隔10分钟一班车。


2

  十大会馆  吸睛引流


据悉,本届珠宝文化节共有十大会馆:金俊汇国际珠宝交易中心、聚盈国际珠宝交易中心、金年华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银建珠宝交易中心、大罗珠宝城国际珠宝城、集利彩宝交易中心、勤艺银泰城、番宝珠宝交易中心、三和珠宝、沙湾珠宝产业园。

位于一号馆的金俊汇将推出“五有”活动,千元足金免费送、珠宝DIY、歌舞走秀、美食优惠、百人相亲等多项丰富的活动,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同时,多年为国际品牌提供OEM、ODM服务的丽叶珠宝秉承番禺珠宝享誉世界的精湛制作工艺和紧贴国际的潮流设计,藉此时机打造的快时尚微奢珠宝品牌--“耀美丽”将揭开神秘面纱。


3

原创设计  IP营销


人们常说,珠宝是爱情的演说家,设计是珠宝的生命线。但长期以来,珠宝价值还只停留在卖原料的阶段,珠宝设计价值、工艺价值、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据广东省中创珠宝设计创意中心主任洪汉峰介绍,科技工艺的智造,将会是未来市场的趋势,3D珠宝雕刻技术将会给产业注入新灵感、新血液,引发中国传统珠宝业态一场深刻变革,3D珠宝雕刻机的未来前景深广远大。“ 追求珠宝的独特性和个性化需求,可以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使传统工艺与先进生产设备结合,打破传统工艺的局限性,这样可以识成本远远低于传统高端定制珠宝产品,也可以使珠宝个性化定制变得不再高冷。”洪汉峰说道。届时3D珠宝雕刻技术工艺的作品展示,也将成为本次设计周的又一新宠。



而相比跑车、豪宅,轻奢的珠宝则更贴近“私人物品”,可随身携带、能成为个人标志。轻,代表年轻、优雅、适度,轻奢则是深谙自身需求,同时追求品质、注重审美的消费。轻奢,是一种新贵族的生活态度,是新生代女性装点自己的密码。卓尔珠宝作为番禺制造的标杆企业,今年通过嫁接迪士尼IP营销,推出“奢享家”新品,主推漫威及白雪公主系列手机壳,星球大战及钢铁侠U盘,迪士尼及皮克斯系列摆件等,玩转IP营销。届时卓尔珠宝董事长张光贤将向观众展示“如何让‘世界珠宝,番禺制造’像迪士尼一样广为人知”。


4

珠宝文化小镇上的隐形冠军


“番禺区”“沙头街”“大罗塘”“沙湾珠宝园”,这些隐在深闺人不识的地名,如今随着珠宝文化节的举办,正日益成为一张张珠宝的“名片”,这里不仅有久负盛名的珠宝加工制造,还有像番宝珠宝、三和珠宝等本土“隐形冠军”也在静悄悄崛起,为番禺珠宝行业的成长和转型注入更多能量。据番禺区沙头街党工委书记郭洪杰介绍:政府将联合番禺金俊汇、吉利、番宝、大罗塘等集设计、研发、生产、检测、交易为一体的六大平台公司,主推新时代番禺珠宝制造的尖端工艺与珠宝的深厚文化,特别是集合了吃、喝、玩、乐、寓、教、购的“珠宝文化小镇”。


   作为珠宝文化小镇上的隐形冠军,番宝珠宝交易中心能脱颖而出,是因为其拥有四大核心优势:一是有自己的工厂,聚生产加工自产自销一体化的模式;二是广东黄金品牌进驻番宝珠宝交易中心;三是有自己的品牌黄金“番宝黄金”;四是番宝鼎力支持大学生创业,征集大学生有朝气有灵魂的设计作品和大胆夸张的欧美设计理念,精雕细刻成有“生命”的珠宝。


而三和珠宝集团将在本次文化节上,召开丽思嘉兰与洛斯依两大品牌新闻发布会。据了解,洛斯依将以年轻化、个性化、简约的产品,吸引消费市场上年轻一辈的青睐,打破传统上珠宝等于价格高昂的固有观念。丽思嘉兰则将为客户提供整套“综合创新服务”,为消费者提供能所负担得起的奢侈品。在本次文化节上,洛斯依品牌将推出消费者“无障碍式”自助试戴各种高档戒指的活动,消费者在展厅内可自助试戴戒指。每一位到场的消费者,均可参加一日两次的抽奖。


5

番禺珠宝节的“广场效应” 


古人将民间传统的节日活动与神话传说联系起来,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节日习俗由于有了绚丽感人的传说附会,更加令人难忘。而今现象级的造节造神运动正在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如火如荼展开,形成“新民俗”。2016年“双十一”,天猫再创1207亿的业绩新高,而8年前淘宝商城(天猫前身)刚刚上线,当时的销售额还不到现在的零头——5200万。传统消费高峰,一般都集中在黄金周和春节假期,而且相对于传统节日,“双十一”更富有草根娱乐精神和互联网时代特色,因而更受网民的追捧,与消费者的需求一拍即合,所以就变成了全民狂欢。从消费行为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广场效应”。



美国社会学家帕克认为,广场效应由接触与摩擦、情绪感染和群体激动这三个步骤组成,而“双11”从光棍节演变购物狂欢节,基本符合广场效应的特征。因为公众往往对明星式生活,有着潜意识的模仿,当知名度较高的明星做出“大动作”时,围观者往往会夸大情绪,以加入虚拟广场上的狂欢,对抗日常生活的平庸。法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勒庞认为,在广场上,个体人格、个体意识在无数人的情绪感染中消失,很容易在某个声音、某种思想的影响下,变成跟随者和响应者。也就是说,节日营销,如果能抓住关键点,用新鲜感吸引眼球,同时激起消费者的回应,从而参与进来;那么,形容成一个巨大广场的话,任何人只要振臂高呼,都很快能得到响应与围观。或许在未来,“1202·番禺珠宝节”这样的节日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双十一”一样,成为消费领域的现象级节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