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在湖北省开展督导与调研工作

2018-10-25

文/金若雨


10月22日,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赵少华赴湖北省开展督导与调研工作。工作期间,出席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荣红教授主持的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湖北竹山绿松石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成果汇报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成金华教授会见了赵少华副理事长、秘书长一行并陪同参观展览。



张荣红教授首先向赵少华副理事长、秘书长介绍了该项目的执行情况,指出该项目经过紧张的集中理论授课和创作实践指导,学员们提升了艺术修养和创新创作水平,圆满完成项目的研究和培养任务。在随后观展过程中,张荣红教授以基于绿松石特殊的、多样的审美特征为创作基础,以追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美学相结合为要求、以提高大众审美为目的向赵少华副理事长、秘书长逐一介绍了学员们作品的创作思想和形式技法表现。赵少华副理事长、秘书长对学员们的丰富的创作灵感和创新意识予以充分肯定,并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支持和重视表示赞许。汇报中,成金华书记表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希望依托掌握宝玉石资源及宝玉石性质的优势,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艺术修养带动设计创新,并希望将来通过交流推广项目的实施将中国文化和中国设计推向国际。赵少华副理事长、秘书长对此十分认同,并提出希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能发挥学科优势,继续带领学员与珠宝产业深度融合,创造出更多的传世精品,同时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首饰系年轻教员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他们都能以创新为己任,教育并影响学生共同承担创新艺术设计的时代重任。



最后,赵少华副理事长、秘书长发表讲话。她介绍了国家艺术基金成立以来多年的运行情况和资助成效,指出国家艺术基金的设立目的就是要培育一批懂艺术懂创作、有发展前景的优秀青年人才,绿松石的人才培养就是其中一项。因为绿松石本身就非常美丽,通过艺术创作更增加了其文化艺术价值,成为流传百世的艺术精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这个项目的选题非常好,而且把学员集中进行专家授课,让学员们知道如何在原有艺术基础上加以提升,所以这个绿松石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办的非常好,很有价值,她非常满意。而且学员们在群体培养氛围下增强创新意识,未来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们都将成为一个个脱俗的有创意的设计者,这正是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的本意所在。赵少华副理事长、秘书长希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能继续积极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以文化带动经济,以艺术服务社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