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金饰供给变得绿色健康

2017-09-12


文 / 王亚宏


看过电影《血钻》的人,都会对珠宝饰品界建立“负责任”的宝石使用制度有更深刻的体会。对于饰品中同样扮演重要原材料的黄金,虽然并没有完善的责任追溯制度,不过一些珠宝商已经在采取行动,在自己品牌的珠宝饰品中只采用绿色、健康的黄金作原材料,力求从供给侧改善黄金的产业链条。


“绿色黄金”的首要标志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负担,从这个技术指标看,就要让黄金生产无汞化。因为汞的不当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对生产者也会有严重健康隐患。


看一眼化学周期表就能发现,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水银,其原子序数是80,金是79,两者在元素周期表上毗邻而居。而金另一边的邻居是原子序数78的铂,同样属于贵重金属。作为黄金近邻的汞在一些原始工艺的的黄金开采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来大的矿山都已经将用汞来提炼黄金的技术淘汰,不过在小矿山中这种技术却屡禁不绝。由于过去十年来小规模采矿数量激增,亚洲、非洲、南美70余个国家的数百万人接触过高浓度的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至少有1000万淘金者,其中包括400万妇女儿童,正在“作坊般”的小型金矿里工作,这些小型金矿占世界黄金总产量的15%。该机构估计,在全球汞排放量中,小规模采金活动排放的汞所占的比例为37%,是空气和水中汞污染的最大来源。


印尼是世界上汞中毒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估计,印尼全国范围内大约有10万到20万的汞中毒患者,还有大约1万到2万名因为在子宫内受到水银毒害而患有出生缺陷的儿童。这些汞中毒者都和黄金作坊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印度尼西亚禁止工业化的黄金开采企业在加工过程中使用汞。不过因为能买得起更安全、更有效的替代品,大型企业本来也不会使用汞提取这种过时的技术。然而,在小规模的黄金开采企业中,印尼难以彻底禁止汞的使用。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之一。位于印尼最东部省份巴布亚的格拉斯堡金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印尼官方宣布的黄金年产量在60吨左右,而非法进行黄金采挖和加工的小金矿的产量据估计也能达到这一数量。印尼由此损失了数十亿美元的矿区使用费和税收。官员和关注环境的人士称,追踪非法黄金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些黄金很容易用于交易或者出售。


比如在印尼万丹省南部就分布着数百个黄金采矿点,人们在作坊里用机器会把金矿石加工成可以用的金块。这个过程看上去非常简单:把压碎的矿石和其他原料放在圆柱型球磨机里搅拌,人们在每个球磨机里加入15公斤的金矿石和水以及100克汞,直到黄金被汞齐化,工人们会用明火提纯金块,并在附近用硝酸和其他化学药剂来烧掉里面的汞。


印尼并非唯一深受汞污染危害的国家,非洲和拉美的一些黄金生产国也受到类似情况的困扰。在这些国家中手工及小规模金矿开采的汞用量——估计达1500吨——超过了汞的任何其它用途。黄金提炼中最后使用汞的步骤让全世界的环境和卫生专家惴惴不安,手工及小规模金矿开采业平均每年排放大约1000吨无机汞,这种低成本的的生产流程把大约三分之一的汞排放到了大气中。在印尼一些非法黄金开采猖獗的岛上采集的室外空气样本显示,当地汞含量可达每立方米54到5万毫微克。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如果室内空气中的汞含量在每平方米千到1万毫微克左右,人们就应该考虑撤离。


除了大气外,汞还会渗入土壤、河流、鱼塘和稻田。一些无机汞进入水生生态系统后,会被微生物转化成有机的甲基汞,并在鱼类体内累积。众所周知,汞会导致健康问题,其中包括脑损伤,肾脏、皮肤和眼部疾病,流产,以及婴幼儿神经发育失调。这些问题可能潜伏数年才会显现。


小型金矿中使用汞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都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应该进行供给侧改革。因此对一些高端珠宝品牌来说,推动黄金无汞化意味着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他们已经着手改变黄金采购方式,努力在珠宝制作标准和实践方面取得进展,以从供给侧让金饰变得更加绿色健康。此外,他们还着手对手工采矿者进行培训,深入一些最贫困的矿区,在与黄金提炼过程中,通过技术指导让当地人掌握无汞提炼黄金的技术。


面对黄金生产中暴露出的汞污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荐了一个两步走的方法,首先是改进操作程序从而减少汞的使用,然后逐步走向无汞技术,在提高或维持矿工收入的同时保护健康与环境。当然,推进这两步的计划,除了各国政府的参与外,还需要市场的力量来推动供给侧的变革。


由于全球生产出大约一半的黄金最终会变成金饰进入到终端消费者的手中,因此在黄金饰品行业增加对无汞黄金的需求会有助于说服更多的小矿山改进生产方式。珠宝制造商相信只需要坚持原材料无汞化这样的小步骤,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对环境保护带来重大影响。


作为黄金用户的珠宝制造商还在积极参与到位于英国伦敦的公平贸易基金会的公平贸易及公平采矿项目中,该项目对黄金生产给予资质认证——证明黄金的提取过程中采用了安全和负责任的操作程序来处理汞和其它有毒物质。具有资格认证的工作人员也必须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此外,矿场不得雇用年龄15岁以下的工人,18岁以下的工人不得在危险的工作条件下工作。


当时金饰变得更加绿色健康时,意味着从制造商到佩戴者都承担起了更大的社会责任,这是一种多赢的供给侧选择。毕竟饰品的功能是带来美,而保护环境与健康从来都是美的一部分。金山银山不如青山绿水,而将带有青山绿水责任的金饰戴在身上,无疑会加倍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