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兄难弟”:周大福和六福业绩双双下滑

2016-10-24

文 / 田金刚

周大福和六福成为市场“寒冬”背景下的“难兄难弟”

近日,港资品牌周大福和六福分别发布2017财年二季度销售业绩,数据显示,与第一季度相比,两家企业的业绩跌幅均在扩大,“跌跌不休”的势头持续恶化。

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周大福)公布的二季度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市场和港澳本土市场的销售均比一季度更加低迷。截至9月30日的二季度,周大福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零售值同比跌幅从一季度的13%扩大至17%,其中同店销售跌幅从一季度的17%扩大至22%,同店销量跌幅从一季度的20%扩大至32%。

港澳本土市场的零售值较去年同期下滑33%,一季度该数据为22%,同店销售和同店销量的跌幅各比一季度上升10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达30%和39%。至于业绩锐减的原因,周大福方面表示,由于内地游客赴港人数减少,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期内港澳通过中国银联或人民币结算的零售值占比从年同期的57%骤降至43%,内地游客的销售贡献显著减弱。此外,周大福称去年同期金价下跌令黄金产品销售急升而形成的高对比基数也影响了该集团二季度的表现。期内大陆和港澳的黄金产品同店销售分别按年减少27%和36%,珠宝镶嵌首饰的减幅各为17%和23%。

开店方面,数据显示,二季度周大福在中国内地净开设了12个珠宝零售点和1个钟表零售点,港澳则净关闭了2个零售商,截至9月31日,集团的零售点总数为2326个。

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珠宝市场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导致业绩下滑的港企企业不止周大福一家。

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下称六福)10月19日发布的2017财年二季度财报显示,该集团同店跌幅扩大至37%,其中港澳市场和中国内地市场同店销售跌幅分别达到39%和23%。

六福方面表示,由于整体零售气氛持续疲弱,加上去年同期的黄金小高潮令基数较高,而本季度金价相对高企,导致同店销售跌幅继续增大。

开店方面,六福于二季度净增7 间自营店,其中5间位于中国内地,1间位于澳门,1间位于纽约,期内集团还在中国内地新增20 间品牌店。截至2016年9月30日,六福共运营有1455 家六福店面,1389家位于中国内地。其中,六福集团共运营185 家自营店,120 家位于中国内地,47家位于香港,11家位于澳门,7家位于海外市场。同时,六福还运营1269家内地品牌店及 1家韩国品牌店。

香港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品是当地零售表现最差的商品类别,1至8月同比跌幅22.5%,其中7、8月份跌幅更达到今年2月份以来最高的26.2%和26.6%。香港政府发言人指出,零售业表现欠佳反映访港旅客(主要是中国内地客源)人数下降,以及当地市民的消费意欲在经济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维持谨慎。这与上述两家企业在解释业绩低迷时的说法基本一致。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访港的内地旅客扭转上半年的跌势,实现了2.2%的增长,但8月份又出现了11%的跌幅。即使不考虑人数的减少,随着访港的内地旅客消费方式的转变、消费能力的下降,以及中国宏观经济放缓对国人购买力的削弱等,都在影响香港零售业、特别是珠宝钟表及名贵礼品等高价值商品的销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