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李稻葵: 增储黄金,与美元赌一把

2018-03-08

本报特派两会记者  张伟超


李稻葵翻阅《中国黄金报》。


俄罗斯增储黄金行为早就引起了知名经济学家李稻葵的关注。不论战术还是战略,他觉得俄罗斯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比较明智的。


“俄罗斯在赌美元未来有可能崩溃,认为如果大家对美元丧失了信心,那么黄金自然而然短期内会成为‘救命稻草’。”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接受《中国黄金报》特派两会记者专访时这样说。


截至2017年末。俄罗斯央行经过多年的连续黄金增储,黄金储备量上升至1856.88吨,第二次超越中国,跻身世界五大黄金储备国。而中国央行黄金储备还保持在1824.6吨的水平,连续15个月未增加黄金储备。


对此,李稻葵的建议是,在适当的时候以比较渐进的方式增加黄金储备。“毕竟世界上没有人能说清楚美元——国际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还能支撑多久。特朗普减税政策必然会带来国内财政赤字上升,带来更大风险。”李稻葵说。


 同时,李稻葵认为,我国应该逐步建立适合所有人、机构参与的大黄金市场,进一步培育和扩大现有黄金市场,充分发挥黄金市场的功能。


与美元赌一把


《中国黄金报》:经过近年来连续黄金增储,截至去年末,俄罗斯央行黄金储备达到了1856.88吨,第二次超过中国。今年1月,该国央行还增加了19吨黄金,您认为俄罗斯央行连续增储黄金的原因是什么?


李稻葵:俄罗斯连续增储黄金,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黄金生产国,不断增加黄金储备可以在短期内提振国际黄金价格。我注意到,俄罗斯央行增储黄金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了。另一方面,俄罗斯在赌美元未来有可能崩溃,如果大家对美元丧失了信心,那么黄金自然而然短期内成为“救命稻草”。


我认为,俄罗斯央行增储黄金的考虑:一个是战术考虑,另一个是战略考虑。战术就是提升金价,而更重要的是俄罗斯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用美元购买国债;俄罗斯的量化宽松政策,是用卢布买黄金。从某种意义上讲,俄罗斯的做法还是比较明智的。 


两年多前,我去圣彼得堡参加圣彼得堡国际金融论坛,俄罗斯央行行长与副行长之间在谈论黄金增储时,透露了相关信息。所以说,俄罗斯央行增储黄金行为是非常有思路的。


《中国黄金报》:近日,俄新社等外媒在报道俄罗斯为何大量储备黄金时,提到储备黄金是对外汇风险和制裁的保险,您怎么看?


李稻葵:增储黄金用于反制裁,我认为这样的考虑短期内是没必要的。增储黄金是俄罗斯央行的行为,对应的则是本国货币的印发和货币流动性。从长期来看,是与美元赌一把。


适机渐进增储黄金


《中国黄金报》:中国央行从2016年10月增加黄金储备至1824吨后,至今没再增加。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李稻葵: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不想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行为的误解。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黄金增储行动容易引起国际社会的猜测,从而在国际金融界产生较大的影响。


中国央行如果连续增储黄金,那么国际金价必然由此提高,因此从稳定国际金融秩序出发,中国央行并未大量增储黄金。


《中国黄金报》:中国的黄金储备量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非常小,与自身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符。那么您认为中国央行是否应该增储黄金,怎样增储黄金?


李稻葵:我的建议是,在适当的时候以比较渐进的方式增加黄金储备。毕竟世界上没有人能说清楚美元——国际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还能支撑多久。特朗普减税政策必然会带来国内财政赤字上升,带来更大风险。


从大方向讲,我肯定支持我国增加黄金储备,但是策略要谨慎。我个人推测很多国有企业、央企、投资公司很可能对黄金有配置,这很复杂。


从长远的财富保值看,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短期内不能动作太快,否则会抬升金价,不利于黄金储备行动。


黄金是不可或缺的一味药


《中国黄金报》:自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以来,我国黄金市场化发展已经进行了近16年,并在“三个转变”的指引下不断前行。您对国内黄金市场目前的发展状况作何评价?


李稻葵:黄金市场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支柱,并且还有进一步开拓发展的空间。


 《中国黄金报》:您认为应该怎么进一步发展黄金市场?


李稻葵:我国应该逐步建立适合所有人、机构参与的大黄金市场,进一步培育和扩大现有黄金市场,充分发挥黄金市场的功能。尤其是黄金交易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黄金产品需要进一步丰富,黄金交易量也要进一步做大。


黄金是金融资产的重要对冲工具和产品,就像中药方子,治疗感冒既要开补气的药,也要开补引的药,黄金就是(金融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