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市场“怪象”:原料价格居高不下 终端价格出现缩水

2017-08-04

文/本刊记者 郭士军


琥珀原石


琥珀,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珍宝,是人类最早用来做装饰品的宝石之一,被称为“来自北方的黄金”。在2010年左右,大批资金开始进入琥珀市场,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来源于此前的翡翠市场。经过一两年的发酵,自2012年起,琥珀市场进入价格疯涨期。


“在琥珀原料加工市场,两三年前,10克至20克的琥珀坠饰的价格一般在130~150元/克,现在同等品质的10克至30克的琥珀坠饰的价格下降到了70~90元/克左右。”位于北京万丰珠宝城内的安珀雅宝(香港)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安珀雅宝”)董事总经理孙军说。


安珀雅宝公司,早期以经营天然琥珀批发为主,2016年涉足琥珀原材料的选购。对于原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孙军用“机不逢时”来作形容。他说:“琥珀市场最疯狂的时期,批发利润达到300%甚至更高,如一块成本30元/克的原料,加工后出手就可以卖到100元/克。而近两年琥珀市场逐渐趋于理性,再也不会出现过去那种加工‘暴利’的时机了。”


孙军认为,当时琥珀行业的加工环节之所以如此“吃香”,与琥珀进入国内市场较晚,人们认知度不高,以及过去那种行业信息不对称、封闭有关。琥珀行业本身不是一个成熟的行业,整个环节的流通、增长都没有按照常理“出牌”,疯狂增长时期的琥珀批发价每年的增长率达70%、100%甚至200%,这可以说是琥珀市场发展不规范的表现。

原料价格居高不下  下游价格出现缩水

近两年,受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珠宝行业也遭到了较大的冲击。琥珀行业各个环节的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进入2017年后,琥珀市场呈现出一种非常态的‘怪象’——终端销售市场继续呈现出不温不火、略有下滑的态势;相反地,原料市场即原石的价格却稳中有升。


“与过去琥珀市场疯狂暴涨的时期相比,现在的价格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原材料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且有上升态势,下游终端却不断下滑,由此造成两种威胁,第一是加工环节的利润受到挤压,如果整个加工端利润值下滑太大,连10%的利润都达不到的话,估计就没人去做加工了,直接倒料一般都能有15%的利润;第二是大部分的货品都集中在了中间商手中,中间商生存压力继续加大。”孙军告诉记者。


在琥珀原料市场,一般每年的10月下旬以后就会出现价格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琥珀产地冬季无法开采导致产量下降形成的。


据了解,影响琥珀市场价格的因素,除了政策、运输等因素外,受天气的影响最大。每年的10月下旬至次年3月间,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如气温低等,使得琥珀主产地乌克兰、俄罗斯的矿区停止开采,进入“休眠期”,原料的市场价格自然就会有所上升;而3月份以后,气温回升,原料价格会有所回调。这是琥珀市场一般遵循的一种规律。


“但是,从去年底到目前为止,琥珀市场批发零售环节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这主要是由于行业过去的暴利期后,在近两年进行的一次自我调整,属于正常现象;但是,琥珀原料市场的价格却一直处于平稳上升态势,就属于一种‘怪象’了。”孙军说。

首开收藏通路  研究琥珀传承与文化

“我们现在的重点开始转向内部整顿,进行产品升级、内部管理提升等。行业过快发展的时期,人们卖货都加班加点,哪有时间进行内部管理升级和产品升级?现在行业逐渐回归理性,暴露出来很多问题,很多珠宝企业开始注意自身管理上的诸多问题和矛盾,进行内部提升和改进。”孙军说。




一边是价格居高不下的原料市场,一边是价格急速跳水的终端市场,琥珀的未来应该有所创新和改变。曾就职于中国收藏家协会、目前担任安珀雅宝公司(北京)运营部的负责人张婷,结合自身对收藏品的认识,开始将收藏品与琥珀进行完美结合,致力于将安珀雅宝琥珀品类跻身于收藏界。


何谓收藏品?张婷说:“拿翡翠来说,在珠宝行业里,翡翠是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收藏品,但并不是说所有的翡翠都是收藏品,只是翡翠中的一部分叫收藏品。翡翠收藏品不外乎品质好、雕工好,抑或上过几次大型拍卖会,价格逐渐增高,这几类翡翠才值得收藏。”


张婷认为,很多人对收藏品都有一种误解或刻板印象,即认为收藏品一定都是价格贵的。“其实,并不是贵的就一定值得收藏,收藏品也不一定就得是贵的。对于收藏品而言,可能‘性价比’这三个字比贵显得更为重要。”她说。


与其他品类如黄金、钻石等相比,琥珀的颜色单一、个头大、款式设计空间相对较窄。琥珀该如何打造成具有收藏价值的产品?张婷表示:“我们的计划是要做套系概念,这个套系概念有更为特殊的含义,即同一个琥珀原石,我们会根据它的大小做成一个集耳饰、手镯、坠饰、戒指等于一体的套系产品,这样它的收藏价值、传承意义甚至是文化概念更为丰富,对于产品本身来说也更加具有卖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