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宝玉石交易中心获批 宝玉石行业迎来风口

2019-01-23


本刊记者 吕磊



 经国务院批准,2018年12月28日,上海宝玉石交易中心正式更名为中国(上海)宝玉石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宝交中心)。这也是国内黄金珠宝行业除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钻石交易所之外,建立的第三个国家级的交易中心。

“中国(上海)宝玉石交易中心成立后,将在海关监管下,为国际、国内宝玉石企业提供第三方配套贸易服务,打造全流程可追溯的宝玉石国际贸易服务平台,实现阳光化交易,推动中国宝玉石行业的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上海)宝玉石交易中心副总裁陈昱说道。

上海宝玉石交易中心升级为国家级宝玉石交易中心也是上海“扩大开放100条”行动方案中的重要内容。陈昱表示,宝交中心将在宝玉石国家标准的制定、实施、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国国标成为被世界宝玉石市场所认可的通用标准;同时,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优化宝玉石进口的便利性,打造全球宝玉石资源配置中心,进一步增强我国宝玉石产业国际竞争力、话语权,奠定上海成为世界宝玉石交易中心的地位。

 

国际宝玉石跨境贸易平台


2014年12月31日,上海宝玉石交易中心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成立。据悉,成立之初宝交中心就给自己定下两条标准,第一是不做自营业务,只做平台,通过撮合会员交易收取服务费用,“做裁判员就不做运动员。”第二是让所有交易阳光化,推动交易可追溯。

在陈昱看来,正是这两条铁律,成为宝交中心此次升级最终为国务院8个部门所认可,总理签字的重要因素。  

“国内宝玉石市场很大,但一直没做好,很多企业不敢在国际上买卖宝石,对国际上的宝玉石税收政策很多都不了解。”陈昱表示,宝交中心成立的初衷,就是帮助企业解决宝玉石跨境贸易中的各种问题。

在宝交中心的交易模式设计里,是通过切除二手贸易商环节,由宝交中心直接和各个国家的矿区、大贸易商合作对接,以保证拿过来的产品都是第一手的货源。然后宝交中心把这些货拢到上海,集中给200多家会员企业看货。通过这种约一季度组织一次的看货会,实现资源有效对接。“国际商家和国内商家两边都对宝交中心有信心,通过我们来提供一揽子服务,方便大家开展国际间的宝玉石交易”。

目前,宝交所已经和东盟、日本神户、波罗的海地区、意大利、印度等国际上主要宝石集聚区建立了合作关系。

另外,也正是基于宝交中心在国际宝石业务上的深入,2018年中国首届进博会上的“钻石与宝石精品馆”运营服务,也是由宝交中心完成。2019年,宝交中心也将继续承建进博会宝石馆的招商和服务工作。

 

建设追溯系统,打造阳光化交易


陈昱表示,宝交中心从地方交易平台到国家级交易平台,仅用了5年时间。这种快速的发展,一方面是宝交中心自身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的结果。更重要的一方面也是宝玉石行业发展的需要。

在2017年,宝交中心完成了混改,引进中国工艺等股东,由民营控股变成国资控股,目前中国工艺、东浩兰生等国资占股比例已经超过60%。

陈昱表示,宝交中心一直注重科技引领,通过大数据、区块链、高端智能技术等解决宝玉石行业发展的各种瓶颈,近两年对宝玉石产品追溯体系的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有业者表示,国家级的宝玉石交易平台的成立,为国内宝玉石行业进一步走向阳光化交易提供了重要的出口。长期以来,因为宝石交易的特殊性,宝玉石的国际贸易中一直存在灰色地带。宝交中心成立后,成为行业内唯一具备全流程可追溯的国家级宝玉石国际贸易服务平台,交易的规范化有了合规的保障。

目前,海关已经入驻宝交中心所在的大楼,保税仓业已建立。据悉,上海市政府计划设置宝玉石办公室,来协助解决宝玉石交易中的配套问题。“宝玉石这个产业是很大的,体量远远没有爆发出来,现在国内已经有了彩色宝石的标准,宝交中心也会把中国的宝玉石标准向世界推广,加强国际合作,建成面向全球的宝玉石交易中心。”陈昱说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