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伦教 ——百年珠宝名镇的前世今生
本刊记者 贺轶群
伦教鸣石花园
谈到改革开放40年来珠宝行业的发展脉络,以至于中国近百年来的珠宝产业发展史,伦教都是无法绕过的一个地区。
伦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心城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与广州番禺一水之隔,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是著名的水乡、侨乡,更是中国珠宝产业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珠宝行业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以后,更是借助港资珠宝企业产业转移的新风,成为当代中国珠宝加工生产的集散地。
每一个时代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历史的积淀,离不开一代代创业人默默的坚守与付出。伦教珠宝产业能有今天的优势,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如今,驻足于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里程碑前,我们更应不忘先辈丰功,梳理、追溯、致敬那段波澜壮阔的创业史。
伦教的珠宝产业发源于清末,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早期,很多伦教人在广州首饰行以打金为生,学成后将技术带回家乡及马来西亚经营,渐渐形成产业。上世纪40年代伦教的羊额、荔村即存在众多作坊式打金铺;清朝末年,伦教人何鸣石家族在马来西亚经营金银首饰,后回国发展,富甲乡里,堪称当时的顺德首富,何鸣石故居“鸣石花园”也成为伦教当地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旅游资源之一。
伦教珠宝产业的发展和兴旺,则源于周大福、周生生两大珠宝企业的相继落户和发展。“两周”之所以选择伦教作为立足地,正是受百年珠宝渊源的影响。周大福创始人郑裕彤和周生生的始创人周芳谱都是顺德伦教籍人士,衣锦还乡,创业致富,源于他们深深的故园情怀。
顺德伦教现代珠宝首饰产业兴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伦教首饰钻石加工厂主要从事来料加工,产品运往香港销售。
1988年5月,周大福伦教首饰钻石加工厂正式成立,这是顺德伦教经济发展总公司与周大福珠宝机构合作经营的企业,这个充满乡情的举动,成了伦教珠宝首饰行业起步之举。成立之初,工厂生产规模较小、货品单一,只有一个生产部门,40多位员工。后来随着工厂业务的不断扩大,逐渐成立足金部等其他部门,2004年,转型为香港周大福的独资企业,现已成为周大福主要生产基地之一。1994年,周生生在伦教设厂生产并建成周生生综合大楼,2013年又投资2000万美元,建立周生生佛山工业园。在珠宝名企“周大福”和“周生生”的带动下,许多香港珠宝商纷纷进入顺德,落户伦教,珠宝产业也逐渐成长为本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伦教也成为中国特色珠宝产业基地。
据伦教街道工作委员会书记卢德全介绍,伦教现代珠宝产业的起步,离不开一批批爱国侨商的故乡情怀。改革开放之初,在香港的伦教籍珠宝商人看到家乡一穷二白的局面后,纷纷慷慨解囊,他们首先从慈善事业做起,以捐赠的形式回报家乡,修建道路、桥梁、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伦教医院门诊楼便是港商资助项目,周大福还建立了慈善基金,将慈善事业扩大到全市范围。1988年之后,珠宝港商才变“输血”为“造血”,在伦教大量投资建厂,做来料加工、外贸订单,从香港导入资金、技术、经验、理念,发展家乡实体经济。
“1988年周大福进入时,曾组织工人去泰国学习一年,学习钻石打磨、切割技术,当时的伦教珠宝行业远远比泰国落后,一无所有,条件艰苦简陋,最早的珠宝加工厂房是由猪棚改建的。电脑和钻石加工机最初引进内地的时候,还都被列为军事用品,机器生产国明确要求,不许设备进入中国,所以海关审查非常严苛。后来在经办人回忆中,他们说顺德海关办事态度最亲切,能听取企业意见,有服务企业的意识。”卢德全说道。
珠宝港商返乡投资的行为,在如今看来似乎很简单,也很合理,但在当时,却担着极大的风险。卢德全说:“最初回来的企业家,政治经济压力非常大,因为在改革开放前,很多企业家当初是偷渡去香港的。现在敢回来?当初的偷渡万一追责怎么办?但他们还是回来了,很需要勇气!他们的出发点不是赚钱,而是为故乡作贡献。”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华人华侨的爱国爱乡精神,就不会有如今的珠宝名镇伦教,珠宝港商为家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倾注了大量心血。
经过30多年的蓬勃发展,厚积薄发,悠久的历史沉淀和先进的工艺技术水平,奠定了伦教珠宝首饰行业坚实的基础。如今的伦教已经形成“周大福”“周生生”“保发”三足鼎立的局面,珠宝企业总数超过百家,从业人员近3万,年产值400亿元。据2017年海关数据显示,合法进口到中国的钻石原石中有58%在顺德加工,其在珠宝行业内重要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2013年,周生生佛山工业园投入使用,这是周生生集团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一座生产基地;周大福珠宝文化展示中心则尝试着向珠宝旅游产业拓展,2014年11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并投资500万元设立专业检测中心,于2013年7月份获得CNAS认可,这是顺德区第一家通过认可的贵金属检测中心;保发集团则从2017年2月开始,斥巨资建立“保发珠宝产业中心”,园区集珠宝生产、设计、检测、保税、展销于一体,以此加快珠宝全产业链的布局。
保发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简健光介绍说:“我们最初的设想,是把伦教打造成珠宝名镇,周大福、周生生如同伦教珠宝行业的两棵‘大树’,但是只有两棵树是不够的,政府更希望我们把伦教打造成为一片‘珠宝森林’,保发产业园要引入100家以上的公司,第一批入驻的企业是以生产为主,60%从香港招商,40%从内地招商,希望打造一个平台,统一做好保税、报关等工作,让香港厂商进入内地更容易一点,更好地整合产业资源。”
除企业外,伦教珠宝的行业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得到了行业协会的支持。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下称中宝协)亦看到了伦教推动珠宝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与伦教开展深度合作,共同举办国际珠宝展和珠宝首饰设计天工奖,并在去年年底在伦教成立首个地方分支机构——中宝协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中心。
伦教保发珠宝产业园效果图
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环境的演变,也给伦教的珠宝产业带来许多发展难题。目前有两大突出问题:一是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周大福、周生生以及新引进的保发集团占伦教珠宝行业总产值的绝大部分,其他企业规模较小,主要从事来料加工,自有品牌不多,这种现象被戏称为“三棵大树下的草地”。二是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延伸,伦教珠宝产业主要从事加工、制作,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上下游配套服务有待完善。另外,人员流动、高端珠宝人才不足等问题,也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构成制约。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再续“珠宝名镇”的光彩,伦教的未来,必须有所变革。
伦教珠宝行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可以用“三二一”来概括:规划建设3000亩产业园,产值目标2000亿元,聚集1000家企业,创建产、城、人高度融合的特色魅力小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让珠宝成为顺德继家具、家电之后的第三大支柱型产业,并通过珠宝带动整个创意产业的发展。
伦教将辖区西北组团3000亩产业园区定位为“国际珠宝产业园”,将规划建设保发珠宝产业中心、珠宝产业拓展园、珠宝创新中心、艺术村等,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使珠宝企业形成集聚效应。
人才是产业恒久发展的内在动力,卢德全介绍到:“现在伦教珠宝企业与高职、中职院校都有合作,高职学校是广东轻工学院,顺德每个镇都有职业中学,郑敬诒职业学校开设了珠宝中职专业,但是这还不够。现有的职业教育主要是珠宝加工制作,层次较低;未来我们要发展更高级的院校合作、培养更高层次的珠宝人才,比如可以和中国地质大学合作,培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用创意设计赋予珠宝更高的附加值,而不仅仅是做加工。”
目前,郑敬诒职业学校已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和学校,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其珠宝专业现有学生900人,专职专业教师19人,并与津巴布韦签署合作方案,培养钻石首饰加工高级人才。同时,伦教已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珠宝类专业毕业生本地就业,鼓励企业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家工作室”等。
溯本求源,是为了承前启后,总结伦教珠宝走过的历程,才能知得失、明成败,为产业的发展开创未来。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伦教地区的现代珠宝产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而来,至今也已走过了30余年的沧桑旅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四十载风雨兼程,终获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