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顾客与导购间的“冰带”(下)
文/于斌
给顾客的压力太大
行为压力,错误的话术,会给顾客很大的压力。而压力的结果就是让顾客感觉不舒服。
对于进店顾客不舒服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触碰到顾客的敏感点,那就是让他掏钱,或者说想让他快速掏钱;
二是不要侵犯他的私人空间,不要纠缠不放,因为现在的顾客越来越自我,越来越讲究私人空间的自由。
然而,基于上述两个原因分析,现在的终端导购要么把话说错,要么肢体行为不当,让沉默型顾客本来就戒备的心理变得更加封闭,以至于让他们产生这样的想法:不能理会导购,自己要快速寻找喜欢的产品,没有的话就赶快“转移”。所以,压力较大的接待就是我们所说的“临门一脚”,不过是在把顾客往外“踢”,并且,自己还浑然不知,剩下的要么是怪怨顾客太难对付,要么开始寻找自己产品没特色,要么责怪品牌知名度有问题,总之,会找出一大堆的问题来抱怨,并以此来原谅自己的过错。
那么,怎样接近顾客才是没有压力的呢?或者说把这种压力减少到最小?
第一,上面已经讲过,不要紧跟,与顾客至少要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不要阻挡顾客前行的通道(但是一定要适当的堵住他离开的路),要管住自己的脚,尽量努力不要给顾客制造任何障碍。
第二,要说对话,管好自己的嘴巴。观察客户眼神和举止,主动提问,接近顾客,比如:“您好,您需要我们的XX产品吗?”“请问需要我帮忙吗?”“如果喜欢的话,可以用手摸摸,感受一下。”“请问您喜欢什么样的风格?”
我们面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或朋友时,因为无话可说,就会用一句口头禅来招呼对方,像是“吃过饭了吗?”这种区别于西方“您好”“早上好”等方式的招呼,这是我们几千年农业村落生活方式的遗留。然而,很多导购却把这些日常习惯带到了终端来应付顾客:“您是来看钻戒的吗?”“您是想买黄金项链吗?”等等诸如此类。这样接近顾客的话术是典型的不够职业,以至于给我们的销售带来很大的障碍。
正确接近顾客的开场可以采用以下3种方法:
1.采用赞美的方式接近顾客。举例:“先生,您很有眼光,这是我们的XXX产品,这个款式风格很独特XXX。”
2.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举例:“小姐,我们这款产品现在卖的非常的好,我来帮您介绍一下XXX。”
3.突出新款的特点。“小姐,您好,这款是今年最流行的,不但彰显品味,而且它的做工还非常细腻。这边请。我为您详细介绍。”
另外,销售人员还可以借势探寻需求——“请问先生/小姐,您是喜欢浅一些颜色的还是深一些的呢?”然后就可以深入地了解顾客需求,并进一步针对顾客需求进行介绍。进行到这里,基本上就实现了第一次“破冰”。这是终端导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的第一步,也是考验导购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
沉默型顾客和购买习惯的障碍
可以说,以上几点只能规避“冰带”的产生,因为不管我们怎么努力,总会有一部分顾客说“随便看看”,或者一直沉默,我们又该怎么处理?可以说,顾客不开口,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因为我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我们不了解他想要什么,所以,我们更不知道下一步我们应该做什么。这时,就要进行第二次“破冰”。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平时我们销售人员的错误应对。
应对错误1:“没关系,您先随便看看。”
应对错误2:“好的,您先看看有没有喜欢的,有需要随时喊我。”
应对错误3:“??????”(无语)
前两种应对都属于消极性语言,暗示顾客随便看看,看看就走,关键是一旦导购这样应对,再上前接近顾客就会增加难度,是属于“快速败下阵来”的自然性销售行为,自己主动放弃;而至于第三种的无声应对,不但甘拜下风,还会显得有些尴尬,顾客也会感到不舒服。
那么,正确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呢?
第一,不要太在意顾客的“随便看看”,因为它已经成了我们每个人购买时的随便应付,也就是说它是我们的购买习惯,所以,不要在意这些顾客随口说说的话,更不要纠缠问题本身。
第二,要尽快想办法减轻顾客的心理压力,巧妙借顾客的话题转变成接近顾客的理由,然后向顾客提一些他们比较关心而又易于回答的话题,从而实现朝着有利于积极销售过程的方向前进。如果导购能够把这种方法熟练运用,可以起到以柔克刚借势发力的效果。具体的应对可以这样说:
模版1:
“是的,先生。买东西肯定是要多看看的。不过我们最近刚到了两款很不错的产品,很多顾客都很喜欢,您可以先了解一下。来,这边请……”
模版2:
“没关系,先生。您现在买不买没关系,您可以先了解下我们的产品。来,我先帮您介绍下……请问,您比较喜欢什么样的风格?”先认同顾客,来缓解顾客的心理压力,然后用兴奋的语气话锋一转,导向强调某款产品的介绍上来,并且同时使用专业的手势作以引导前往。
这时,大多数顾客会感到盛情难却,便进入到产品介绍的下一个流程,在引导顾客前往某款产品的同时,你也可以顺势探寻需求,以便更有目的性地进行产品推介。此时,顾客基本纳入到了你的频道之内,开始愿意听你说话,留店时间开始延长,也就实现了第二次“破冰”的目标。
其实,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有人问“尽管使用了这样的方法,还是会受到顾客的拒绝,该怎么办?”这里有一套应对方案。
首先,面对这样的顾客,千万不要灰心,更不要抱怨,甚至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要知道,顾客做出这样的反应是正常的,只要他还没有离开店面,你就还有机会。
其次,可以采用以退为进的方法。但要让你和顾客双方都有面子,既不能显出你的无礼而伤害顾客,赶顾客走;也不能显得自己很没趣,很尴尬。此时你可以这样说,“没关系,先生。您再挑选一下自己喜欢的产品,有需要请您立即喊我。”请记住,说话的时候一定要面带微笑,体现你的真诚。
然后,进入第二次寻机状态,再按照上面的流程进行第三次“破冰”。在第三次“破冰”的时候,如果你前面还没有给顾客倒水,那么这时候就要准备献上你的“好茶”。并且,针对这种难以应对的顾客,要的是更好的茶,最好是一杯热咖啡,或者一杯冷饮、一杯花茶,用以撬开顾客的嘴巴。毕竟中国有句古话“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我们不是在诱利顾客,但却可以拉近你同他们的距离,最终来顺利实现第三次“破冰”。
要尽快想办法减轻顾客的心理压力,巧妙借顾客的话题转变成接近顾客的理由,然后向顾客提一些他们比较关心而又易于回答的话题,从而实现朝着有利于积极销售过程的方向前进。如果导购能够把这种方法熟练运用,可以起到以柔克刚借势发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