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 | 张红力:重点是建立适应新时期的全球商业模式

2017-03-06



中国黄金报记者 张伟超 


“新时期,商业银行应该如何支持和保障我国矿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在北京京海大厦驻地,就这个问题接受了《中国黄金报》记者的专访。


“我国矿业本来就是‘走出去’的”


“我国矿业本来就是“走出去”的。”张红力认为,矿业是一个大的行业,包括煤炭、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等各类矿产。各个矿业子行业的情况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全球性的行业。

“明确这一点,是我们讨论矿业‘走出去’问题的前提。”张红力对自己的鲜明观点指出了前提。


他解释,全球矿业是个整体,无论是供需、价格等等,都是密切联动的,我们应该从全球矿业的发展角度,看待我国矿业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定位和发展。同时,我国矿业从来就是全球矿业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国外采购或投资矿权,还是向国际市场出口,都是参与了国际市场的分工。因此,从这意义上来说,我国矿业本来就是“走出去”的。


银行支持矿企核心在国际分工


 张红力指出,从我国矿产进口依存度和储采比来看,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60%,铝土矿为74%,铜矿高达80%,黄金进口量也占总需求量的一半以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有利于突破目前矿产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影响,将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银行支持矿企“走出去”,核心就是要支持其参与国际分工,取得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张红力拿中国工商银行举例,前些年工行支持中国五矿收购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以及淡水河谷结构项目融资等,就打出了融资、风险管理、交易撮合的组合拳。


在他看来,在支持矿企“走出去”过程中,银行将重点发挥的支持作用有:


1国别风险管理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商业风险不容低估,银行可以协助企业管好风险,就是创造效益。


2项目机会推荐

银行可充分利用服务网络和客户优势,提供投资银行顾问服务,帮助“一带一路”项目实现交易撮合。


3项目开发融资

“最近,工行刚完成非洲某国最大的铜矿项目融资,支持中国矿企与国际矿业公司合作,难度很大,但通过“股权+债权+贸易”的结构安排达到多方共赢。”张红力透露。


4矿业配套的贸易融资

银行通过稳定的矿业贸易,锁定原料供应,也帮助中国企业建立市场地位。


5衍生品交易

矿业项目期限长、环节多、交易主体复杂,汇率、利率等风险高。工行投资5亿美元收购了工银标准,专门服务这类需求。



重点是建立适应新时期的

全球商业模式


当前,全球主要的矿业需求来自中国,中国矿企的话语权将会越来越大,在张红力看来是国际矿业发展的大趋势。


“如果银行能够支持企业从源头抓住优质项目,中段做好项目的开发和管理,项目建成后矿产品满足国内实体经济需求,可以形成全产业链条闭环,从而控制和管理风险,将取得长期的稳定发展。”张红力说。


张红力认为,从这意义上,帮助中国企业建立适应新时期市场变化的全球商业模式,将是银行支持矿业在“一带一路”中发展的重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