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翡翠鉴定标准最新发展研讨会在港举行

2018-03-14

本刊记者   张圆


 3月3日,由香港贸发局,香港检测和认证局,香港宝石学协会合办的《香港翡翠鉴定标准及珠宝零售服务标准的最新发展研讨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会上正式对外宣布香港所制定的翡翠检测标准将发行中文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院长杨明星以《两地翡翠标准的侧重点及其对行业的影响》发言,杨明星详细分析了香港与内地翡翠标准的差异,以及香港翡翠标准测试方法对行业的影响。


据介绍,香港关于翡翠的现有标准是《翡翠标准测试方法(HKSM/FCT-2016)》,而内地翡翠标准则有《翡翠分级(GB/T 23885-2009)》、《透明翡翠(无色)分级(GB/T 29155-2012)》、《珠宝玉石-鉴定(GB/T 16553-2017)》。


根据以上标准,两地标准在翡翠的组成矿物上,均认可“主要矿物为硬玉、钠铬辉石或绿辉石”。不同点是,内地标准不认可翡翠“单独由绿辉石或钠铬辉石组成”,翡翠的主要组成矿物中必须有硬玉的存在;而香港标准依据矿物组成将翡翠分为硬玉质翡翠、绿辉石质翡翠和钠铬辉石质翡翠。目前,内地没有相关标准针对翡翠分类的阐述。


杨明星认为硬玉、绿辉石、钠铬辉石是翡翠主要的组成矿物,有着不可分割的共生结构。正因如此,必须将三者同时纳入到翡翠这一体系当中。


另外,两地翡翠标准的侧重点及在物理性质、测试方法、性质分类的细微差异上均有所不同。香港翡翠标准测试方法,侧重于测试方法,也就是鉴定过程。内地翡翠标准则侧重于翡翠分级。


总体来说,杨明星对于香港翡翠鉴定标准予以肯定与支持。在他看来,香港翡翠标准有着两大重要意义:一是扩展了翡翠的概念和市场领域。香港翡翠标准测试方法,首次明确将钠铬辉石质翡翠、绿辉石质翡翠纳入到翡翠家族中,这一改变,极大地拓展了翡翠的市场领域。二是填补了翡翠标准测试方法的空白。内地翡翠相关标准目前还没有测试方法的规定,而明确翡翠标准测试方法,有助于统一翡翠鉴定的操作步骤,规范翡翠鉴定市场,为内地翡翠鉴定人员提供更规范的操作指引。


此外,香港珠宝玉器金银首饰业商会理事长黄绍基介绍了《珠宝零售业营商实务守则》中关于香港珠宝零售业的最新发展,九龙珠石玉器金银首饰业商会理事长刘克斌以《珠宝销售的取胜关键——员工服务力和珠宝鉴定及品质认证》发表演讲。国际珠宝首饰联合会(CIBJO)主席Dr.Gaetano Cavalieri作了专题发言,香港宝石学院院长欧阳秋眉、香港玉器商会会长罗志光、香港宝石学协会秘书长廖尚宜及以上诸位参加讨论,大会还吸引了港澳台及海外多位业界精英出席会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