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吨黄金消失,董事长失联,百年秋林命悬一线

2019-07-16

董事长、副董事长突然失联、巨额黄金存货离奇“消失”、应收账款涉嫌虚构收入


百年秋林集团,正因一场涉及数十亿元的黄金迷案风雨飘摇




危机的到来猝不及防,各利益相关方皆遭遇当头一棒。在公司最近的一场股东大会上,现任高管、中小股东和媒体的对质将秋林集团困境交织的现实逐一呈现。

 

“不是想接,是没办法。”董事长失联后,公司内部的职业经理人被迫上台接手了秋林集团这块“烫手山芋”,却因对之前公司的黄金业务所知甚少,面对巨额财物窟窿显得束手无策。公司外部,本可解其燃眉之急的3亿元债券募集资金“意外”遭遇冻结,秋林集团的资金危机就此雪上加霜。

 

不仅如此,二级市场上数万名中小投资者的损失更是显而易见。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曾对秋林集团抱有憧憬的投资者,眼看着账户市值迅速缩水,却又无可奈何。

 

尽管集团获得政府层面的关注,但职业经理人这根“独木”还能支撑秋林集团多久?面对退市的风险,面对套牢的股民,四面楚歌之下,职业经理人也“弄不清”窟窿有多大、解决危机难有举措只有“尽力”、公司未来走向更坦言“无法确定”。


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对秋林集团出具的2018年审计报告,因涉嫌账款不实、存货“丢失”等问题,公司在当年共计提了36.95亿元的坏账损失。按照当前的金价换算,这一金额可折合近10吨的黄金价值。

 

秋林集团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7.24亿元,同比下降30.68%,净利润为-41.31亿元,同比下降2625.23%。

 

伴随着巨额亏损年报的发布,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随即又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秋林集团的危机在几个月间迅速发酵。

 

秋林集团副总裁兼董秘隋吉平坦言:“目前公司剩下的都是职业经理人。本着对百年企业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对投资者的责任,职业经理人们一直在坚守和努力,希望公司能重新走上正轨。

 

尽管应急领导小组临危受命,但公司割裂的管理层结构和糟糕的内控水平依旧受到了外界的质疑。根据秋林集团对外发布的公告,黄金业务板块一直由公司董事长李亚和副董事长李建新负责,二人对相关子公司的经营业务超过公司董事会授权,由此出现的问题也并非公司所能控制。

 

无论公司过去的内控水平是否存在问题,眼下各方已无暇去追究。因对黄金业务的不了解,秋林集团新的管理层在“善后”过程中也面临困境。

 

根据审计报告,截至2018年末,秋林集团的坏账准备余额高达38.82亿元。其中,黄金板块应收款合计22.91亿元。“因大部分未收到回款,或者收回款项之后又转走”,秋林集团认为其涉嫌虚构收入,全部转入其他应收款,并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另一方面,因黄金板块的子公司今年1月签订的一系列合同未收到交易对象的回函确认和款项,秋林集团亦将存货金额9.85亿元及对应进项税额1.58亿元转入其他应收款。秋林集团还就此判断,2018年底公司存货的真实性存在问题。

 

受黄金业务拖累,秋林集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资金困境。年报显示,2018年内,公司的净资产已由30.29亿元降至-11.01亿元。雪上加霜的是,本可以帮助公司解决燃眉之急的3亿元债券募集资金也被银行冻结。

 

伴随秋林集团危机逐渐发酵,公司股价近几个月来一路下跌。今年1月份,秋林集团股价一度摸高至6.88元/股,目前已经跌至约1.6元/股。在此期间,持有秋林集团股票的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资金,秋林集团的黄金业务也难以为继。在黄金工厂迟迟未能复产的情况下,秋林集团的主营业务再度聚焦到了食品和零售。年报显示,2018年度,公司商品零售和食品加工业务的总营业收入不过4亿元,不足公司总营业收入的10%。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编:余晓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