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掀起银器消费热潮

2017-08-11

(鹏程)


近日,商务部发布5月全国消费品零售报告,数据显示,因5月劳动节、母亲节和端午节等节日经济影响,5月全国消费市场实现较快增长,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网络零售、实体零售、餐饮文化休闲消费等增长迅猛,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零售企业5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4.9%,为今年以来最高。



节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与国家近年来加大保护传统文化的力度有着极大的关系。在国家政策号召下,除了传统的春节、国庆、劳动节等法定假日外,“双十一”“双十二”等电商节日,母亲节、父亲节、七夕节等节日也频频被商家提起,商家们对传统节日经济市场份额的重塑,也使得之前备受冷落的传统节日重新焕发生机。


节日经济升温,掀起珠宝消费热潮


在“爱她就给她买买买”的宣言下,2016年七夕节前夕,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国美在线等电商平台销售数据持续走高,其中,珠宝、鲜花、巧克力等增长迅猛。


相对于西方情人节的玫瑰花和巧克力,中国情人节更需要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和中国符号的传统礼品来引领。商家和消费者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别具中国文化特色又不失时尚浪漫的情感商品——珠宝,其中,集艺术价值、投资价值、实用性于一身的银器尤为受到消费者喜爱与追捧。


“情人节”消费狂欢,送银器成潮流


去年在综艺节目《我们相爱吧2》中,Goro's 高端银器品牌的“叶子”引发网友讨论高潮。余文乐还将这片“叶子”送给节目中的“女朋友”周冬雨,纪念意义非凡,受到网友一致好评。


银器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化,银器在人类社会使用较早、流行最广泛,其加工工艺也丰富多样,加上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多彩的艺术世界,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近年来,以潘多拉为代表的时尚银饰品牌的迅速崛起,正是年轻消费群体消费逐渐成熟、趋向个性化消费的写照,而周大福、周生生等过去持续强势的传统珠宝品牌无不面临着业绩下滑、苦苦寻求突破的窘境的局面。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传统珠宝品牌正面临着黄金珠宝市场不断缩小,亟待研发新产品品类解决困境,而白银本身的光泽与质感,每一款银器都有专属的寓意和特色,且设计图案多吸取传统文化元素,加上时尚理念与价格低廉,年轻消费者自然对它青睐有加。


为了解决黄金市场萎缩和库存积压严重等问题,各大企业正探寻多种模式实现更好地助力珠宝零售商转型升级、迎合消费者需求。以精品珠宝批发电商平台黄金E族为例,其正在全面布局“金转银”战略,从库存、产品结构、商业模式等方面入手,击中行业固有的痛点:首先,为解决高库存问题,黄金E族全额免费回购五年或五年以上的老款黄金等素金产品;其次,针对新品,黄金E族提出以银器为主,全品类跟进,产品结构优化,将淡季变旺季;再次,实施跟进体系,黄金E族上线水贝同步计划,实现产品品类同步、产品时空同步、营销节奏同步与产品供应同步;最后,针对商业模式,做到将传统“压四卖一”转变为“摆一卖十”、“收入—成本=利润”“线上营销线下交易”“轻资产-低库存-高周转-快时尚”“先销售后生产”等模式。


“金转银”对解决珠宝行业面临的资金流通困难、更换新品慢、款式陈旧等难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银器有望成为珠宝零售一匹“黑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