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增长45.6% 、内地市场利润贡献率超75%——周大福公布2017/18财政年度中期业绩

2017-11-23

文/本刊记者 田金刚


 

继“双十一”夺得天猫珠宝类目销售冠军后,周大福再次迎来振奋人心的消息。11月21日晚间,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2017/2018财政年度上半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周大福录得利润17.79亿港元,较2017财年同期12.22亿港元大幅增长45.6%。


其中,中国内地和港澳市场营业利润分别增长19.6%和242.2%至18.526亿港元和5.431亿港元。内地市场利润占比超过75%。


从营业额上看,2018年周大福中期营业额为247.5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215.26亿港元增长15%,其中中国内地市场增幅16.3%至149.69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28.51亿港元,营业额占比从去年同期59.7%增至60.4%;香港、澳门及其他市场期内增长13.1%至98.1亿港元,去年同期为86.75亿港元。


上半财年,周大福内地同店销售录得10.3%的增幅,主要受平均售价增长所致,仅二季度同店销售放缓至9%,增速较一季度11.4%有所收窄;港澳市场同店销售期内录得9.5%的增幅,销量成为驱动主因,且二季度同店销售增幅13%,较一季度7.6%加速,显示港澳奢侈品市场受游客回归因素影响正逐步回暖,而经济增长、港股连续处于高位等因素也刺激本地消费。


从珠宝销售类别上看,2018上半财年,周大福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黄金、珠宝镶嵌首饰、铂金K金、钟表同店销售分别录得15.6%、0.9%、2.4%和23.5%的增幅,四大类别中,除珠宝镶嵌首饰销量几乎持平外,其他三类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港澳市场按类别看,黄金、珠宝镶嵌首饰、铂金K金、钟表类别分别录得14.7%、1.9%、-2.9%和20.1%的同店销售增幅。具体来看,钟表和黄金产品表现突出,量、价齐涨,而珠宝镶嵌首饰销量虽取得双位数增长,但面临客单价下滑的冲击,而铂金K金市场表现较为疲弱。


此外,2018上半财年期内,周大福中国内地电商收入大涨120.4%,其中黄金产品在线销售增幅164.8%。电子商务占中国内地珠宝业务零售额的5.4%。周大福表示,电商业绩数据耀眼,主要是因加强与内地主要在线平台合作刺激所致。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周大福在2017年“双十一”的骄人战绩。


截止9月底,周大福在全球共运营2488个零售点,报告期内净增107个零售点,其中内地市场净增112个,并在美国开设1个零售点、日本开设2个零售点,鉴于周大福的良好业绩,报告发布当天,投行大和首次给予周大福“买入”评级。该行称,周大福过去两个财年收入下跌,主要因中国内地经济放缓及香港旅游业疲软所致,不过相信该公司业绩已靠近拐点,并给予其10.65港元的目标价。


从具体业务上看,周大福上半财年分别加大了对旗下多个子品牌的相关投入。为提高Hearts On Fire在大中华区的品牌关注度,周大福邀请了中国著名新生代女演员赵丽颖与当代艺术家程然合作,于2017年11月在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举行以“火”为题的摄影展。截至目前,共有超过180个中国内地的零售点及20个香港及澳门的零售点在出售Hearts On Fire首饰。同时,周大福于去年推出的Monologue品牌,以展现真我个性及突出型格的独特品牌基因,致力于吸引千禧一代。目前,周大福在中国内地设有6个Monologue零售点。而针对婚庆市场的SOINLOVE的产品及店铺设计则充满浪漫氛围,目前在中国内地一线及二线城市拥有6个零售点。


受上半年业绩鼓舞,周大福方面表示,由于珠宝市场刚步入复苏期,2018财政年度将会是周大福集团业务的转折点。虽然复苏的步伐缓步温和,但集团预计整个行业将重返稳健且可持续的增长状态。据悉,随着中国内地整体消费态势改善,集团会继续在中国内地拓展零售网络。同时,在香港及澳门市场,集团会继续提升旅游区的零售点效益,以及选择性地在民生区域开设新店。此外,在美国市场,周大福也在逐步与知名品牌零售商拓展批发业务。


针对未来发展规划,周大福方面表示,集团会加强顾客体验,以支持其可持续发展,通过创新科技、精湛工艺及引人注目的设计,使产品组合更多元化,并继续推行店铺场景差异化,以提升各个品牌的独特性。集团会从顾客为本的角度,优化生产及营运,同时也会优化会员计划,加强与顾客的关系。


周大福主席郑家纯表示:“虽然经济格局时有兴衰,但市场对珠宝的殷切需求不变,在不同的重要场合,人们对珠宝总有着情感需求和渴求。因此,我们对珠宝市场长远的前景仍抱乐观的态度。通过保留、传承及推广工艺和创新的精神,周大福将不断致力于提升普罗大众的文化水平,为社会营造更美好将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