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硬金被烧成灰?业内专家为您释疑

2019-03-15

本刊记者 贺轶群



3月14日,重庆晚报一则题为《周生生足金小熊被烧成灰,真金到底怕不怕火炼?》的新闻在网络平台迅速流传。文章称,一名消费者打算将自己去年在周生生购买的540元足金小熊饰品熔掉,改做其他饰品,没想在被火烧的一刹那竟然变成了灰。该足金小熊饰品采用最近流行的3D工艺,经过检测,黄金含量为999,质检人士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是工艺不同造成的。随后,生产商与该消费者进行了和解,并表示愿作退货处理。

 

《重庆晚报·都市热报》2019年03月13日 07版截图


都说“真金不怕火炼”,3D硬金产品竟然被烧成了灰?带着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3D硬金技术开发者之一、峰汇珠宝董事长叶向洲。

叶向洲向记者证实,“3D硬金被烧成灰”的说法毫无道理,其实是一种“障眼法”,是对假象的误传。

3D硬金的制造工艺独特,被称为“电铸”,即利用电流将溶液里的金离子逐渐还原,并沉积在阴极性的蜡件表面,沉积厚度仅0.2至0.4毫米,再从电铸液里取出,然后钻孔、加热,将蜡模溶走,用热硝酸清洁、焗干净之后,加工打磨,才能成型。因此,每个3D硬金产品都带有加工形成的两个钻孔,内部中空。

叶向洲介绍,3D硬金首饰在佩戴较长时间以后,灰尘、汗渍污垢等会通过钻孔,沉积于饰品内壁,佩戴者不易察觉。在这则新闻中,消费者购买的3D硬金小熊已佩戴了一段时间,其中的污渍沉积应该不少;而价值540元的3D硬金产品,黄金的使用量往往只有一克左右,在首饰店熔炼时,黄金会迅速熔化、收缩,沾在内壁灰尘的边缘、表面或未熔化部分,由于质量微小,加上熔化收缩,这些黄金并不容易觉察,而文中所说的“烧成灰”的部分,其实就是首饰内壁沉积的灰尘和污渍经火烧后形成的黑碳粉。

小熊截面与内部污垢沉积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检测单上显示的首饰质量在融化前后并未减少,为1.387克,基本与原价值相符。

 

该首饰的检验报告(图片来源:今日头条)


而周生生官方对此也给出了类似的解释:


专家提示,由于3D硬金首饰由于采用特殊工艺,可以用少量的黄金打造出消费者喜欢的产品款式,外壁薄,硬度高。因此,不宜熔炼、重铸成其他首饰。

另外,3D硬金首饰在维修、回收时,应拿回原购买地处理,不可在一般的首饰作坊加工,因为普通加工店的熔铸火力过猛,薄薄的金层容易被“吹跑”或迅速收缩,内壁的污渍露出、被烧焦,这也就形成了“3D硬金被烧成灰”的假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