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民黄金|“四换”战略:人换脑筋、工艺换新、产品换代、机器换人

2016-11-04
文/俞家骅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浙江航民黄金旗下的航民百泰和杭州尚金缘两家首饰公司,在新常态下有了新作为。两位总经理朱坚力和傅晓敏将其企业新的发展概括为4 个“换”——人换脑筋、工艺换新、产品换代、机器换人,“四换”换来了航民黄金的持续发展、健步前行。

航民首饰店面示意图



人换脑筋是关键

航民黄金旗下两家公司一老一新,都专业产销纯金饰品。航民百泰建于2003 年,时值黄金珠宝市场繁荣兴旺时期。长期以来,公司领导将精力集中于生产提速上,以满足飞快增长的市场需求。其产量连年激增,成为“中国黄金首饰加工量十大企业”之一。

然而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产能过剩的黄金珠宝行业,必须加速转型升级,而不能再一味追求生产速度。朱坚力强调:“要是人不换脑筋,那就要换人,需要有‘创新脑袋’的人来掌门。”

去年开始,朱坚力便将企业发展方向由“量”转向“质”,集中全力抓品质、抓创新。他说:“我们要全员创新、全面创新,每个员工都要积极参与,在每一方面都要有所作为。两家公司都设置了‘最佳创新工作者’奖项,已有3 名员工获得这个荣誉称号。”

创新让利润增幅50%

杭州尚金缘是在金饰品市场由旺销巅峰急转直下的转折时刻建成的,原定目标是前3 年产值逐年成倍递增,可是事与愿违。傅晓敏说:“一度流行的‘时间就是金钱、速度就是效益’,曾起过很大作用;但现在是新常态时期,应该换一种理念,叫做‘创新才是金钱,升级才有效益’。”

尚金缘没有再做产值翻番的文章,而是集中精力抓创新,抓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的优化组合,将新品、精品,以及高工艺、高附加值产品推向市场。傅晓敏说:“我们以提升产品附加值,而不是压低加工费去争夺市场、赢得客户。虽然工费加了点,客户却很乐意。由于我们的产品销得快,金店银楼商品资金的周转相应加速,品牌方更爱进我们的货。结果,企业投产两年来,产值虽然下降了,利润却大幅增长,增幅高达50%。”

工艺换新促进产品换代


朱坚力指出:“ 脑筋要换、思路要变,但是,产品必须满足市场需求的宗旨不会改变。市场需求是永恒的,也是不断变化的。以我看来,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因行业产能过剩而倒闭的企业,其要害是产品不能满足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而工艺不断创新、产品不断升级换代,便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企业就不容易倒闭。”

这两年,航民黄金在全员创新中收获了不少工艺科研成果,突出的有根据力学原理创造的弹力工艺、普通彩丝工艺更新换代的猫眼丝工艺、单模生产升格的双模工艺、五光十色的车花新工艺等……共计10 余项。

工艺的创新促进了产品升级换代和品质的提高。用弹力工艺制成的弹力手环,是手环品类的新生代产品。这种新颖的手环虽无弹簧,却有弹性,佩戴方便,不会变形,即使“走样”,因有弹力也能复原,投放市场后很受消费者喜爱。

采用猫眼丝工艺制作的各类金饰品,光泽度好、散射出犹如猫咪眼睛的光芒,给人以别样的视觉享受。同样是项链、吊坠,采用水溶胶膜与金属铝模的双模新工艺制成后,产品立体感强、工整度高,并且大又轻,一经推出,畅销市场。

一台机器能顶3 个劳动力

产品的生产制作靠“人海战术”,是黄金珠宝行业的传统特点。虽说珠宝首饰行业从手工化走向机械化、自动化已经多年,但手工操作的比重依旧很高,机器换人的潜力依旧很大。航民黄金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在工艺换新、产品换代方面取得新成果的同时,又创下了机器换人的新业绩。

这些机器既有国外引进的自动车花机、自动车珠机、精密雕刻机等,又有航民人自己设计、制造的自动化新设备焊珠机。目前,两家兄弟公司分别拥有24 台和19 台焊珠机。

据负责技术工作的胡泓潮、陈显波介绍,这种机器设有32 个焊珠工序,动作一气呵成,一台机器能够顶替3 个劳动力。已经投产运转的43 台焊珠机,24小时不间断运转,总共需要8 名工人,分别在两个公司的车间里分日夜班次掌控。胡泓潮风趣地说:“人要吃饭、喝水、睡觉、休息,机器则不吃不喝也不累,大大地节省了人工。”

用机器替换人力后,功效大增。今年,航民百泰的一线生产工人已减少23%;杭州尚金缘净减员工170 人,预计企业利润将净增500 万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