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云:博物馆具备做文创的天然优势

2019-09-19


911日,2019年(第六届)中国黄金珠宝盛典上,安徽博物院副院长张钟云围绕博物馆做文创的目的、优势、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精彩分享。

何为博物馆文创?张钟云认为,博物馆文创指的是活化与利用文化IP,挖掘和智慧加工文物背后的故事,打造出具有较高文化附加值的产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创意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谈到博物馆做“文创”的目的和意义,张钟云表示,博物馆是中华优质文化资源的集中保存地,是传统文化研究人才的集聚贮存地。“博物馆应该利用这些优势,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应用到创意产品中去,融入人们的生活。延伸观众的参观体验,提高大众的审美和文化素养,丰富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创新博物馆的发展理念,是服务公众的现实需要,是文化创造力释放的需要,是顺应时代发展、回归文化自信的需要。


据张钟云介绍,文创产品,顾名思义是文化创意产品,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简单说,文创产品=文化+创意+产品。”

张钟云表示,文创产品承载着博物馆的文化元素。公众通过购买文创产品,将博物馆的文化信息带回家,因此,文创产品也与博物馆的展览、教育活动一样,成为博物馆的传播媒介之一。“文创产品还是一种商品。它也具有商品的特点,文创产品的销售也遵循商业活动的基本规律,需要走市场化的道路。同时,作为一种文化商品,一种社会公益机构的附属产品,它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张钟云认为,博物馆具备文创天然优势。他指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以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但博物馆在进行文创作品开发时还应该注意点:文创产品应该有历史文化信息,产品的内涵是历史的;文创产品应该有现代生活需求,产品的形式是现代的;文创产品应该有现代科技烙印,产品有技术进步的印痕;文创产品应该满足人的心理预期,产品与人产生共鸣。”张钟云补充道。

当然,博物馆打造文创作品也会遇到困难,像是需要对文物文化进行专业解读,文创研究人员需要对文物藏品非常熟悉,同时还要考虑现代产品在不同地区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符号等等张钟云如是说


张钟云以安徽博物院为例,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安徽博物院目前已经形成了8大文创系列,400余种产品,包括“徽风晥韵系”“画魂玉良”“缤纷生活”“红色记忆”“画意新安”“匠心独造”“文房集雅”“青铜古韵”等系列。“最近还新增安徽博物院首礼,是和千年珠宝合作推出的黄金饰品类文创产品。”

谈到安徽博物院首礼国宝文创的意义,张钟云指出:意义有二,第一是国家软实力。潮流趋势显示,许多国家都将文创、伴手礼的开发视为国家竞争的软实力。通过很多国家传统伴手礼升级成功的例子可以看出,将传统商品与创意结合,运用营销技巧,传统商品将成为名扬国际的种子。第二是资产转型新价值。传播艺术与爱结合的创意,融入产业与生活,使安徽博物院产业拥有创新的能量,并带动产值的增长,在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经济过程中,达到量产化、产业化和商业化,将文创产业特色、休闲游憩等脉络转型为高附加值的创意与美学经济产业,建构安徽博物院产业文化资产的转型新价值。


文 | 记者 蒋子清

 

责编:余晓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