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触摸法则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做培训的这些年,我发现很多的难题和问题都是从一些细节或简单的事情发展出来的。因此在这里,我不想和大家讨论那些销售的难题,而只想问大家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客人进店,你是如何打招呼的?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打招呼的技巧。这个技巧看起来非常简单,但你千万不要轻视了简单。因为简单的改变将会产生神奇的效果,神奇到能为你的团队带来10%到20%的业绩提升。
下面,我们来真实地还原一下门店销售。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如何去应对那些难缠的顾客,而来说说怎么去接待正常的顾客。就让我们来看看顾客进店后,销售人员都做了些什么:
销售:您好,欢迎光临,想看看哪些首饰?
顾客:随便看看。
销售:具体想看哪方面,可以帮您看看。
顾客:随便看看。
销售:有喜欢的可以试一下。
顾客:谢谢,不用了。
顾客直接离开了门店。
想问下诸位,在工作中这样的情况多吗?太多了。你觉得这样的销售,她的服务好吗?
有的人可能会回答说这样的服务已经很用心了,那么为什么顾客就离开了呢?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呢?
在公布答案之前,我想再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想问下,你有没有陪同朋友一起去买过东西。举个例子:你陪同朋友去购物,结果朋友没有购物,你却买了不少东西。你难道就不觉得奇怪吗?再问下大家,书在哪里卖的最好?有人说,新华书店。我认为不对,新华书店的书的确卖的不错,但书籍卖得最好的地方却是机场。为什么?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
为什么销售人员这么礼貌,但客人却离开了?事实上,就是销售人员自己用语言把客人赶走了。
为什么陪朋友购物,朋友没有买,自己却买了不少东西?因为你当时的状态是放松的,你会不断的触摸产品,而朋友因为有购物意向,销售人员就盯上了他(她),不断用嘴推销,他(她)反而失去了与商品接触的机会。
为什么机场卖书要卖得比新华书店要好?原因就在于新华书店里的书,都是包装完整的,还多半写着不要随意拆封;而机场的书,大多是开封的,顾客可以随意地观看,顾客的状态是放松的,顾客看得多了,触摸的多了,也就顺手买了下来。
说到这里,我想起身边有个开服装店的朋友,店面装修的很漂亮但是生意一般。有一次一起吃饭,她问我:“于老师,你给我们培训培训吧,教教我们销售人员怎么去把产品卖好。”我说:“先学第一招,顾客进店,就赞美顾客,然后主动地让顾客不断试衣服,试了以后你再适时地赞美顾客。不过赞美要说的真实,可别顾客衣服都穿不进去,你也说漂亮。”
2个月之后,她打电话跟我说:“于老师,放松和触摸的效果太神奇了。简直不敢相信。”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她的店整体业绩翻了一番。
我们一起来回顾自己的购物经历,超过500元的物品,有多少是看着不错就开单的?除了那些钱特别多且购物任性的人。一般情况下还是要通过触摸,接触之后才更容易产生交易。这就是销售的精髓所在,触摸的次数越多,成交的机率越高。
以上,我们已经明白了触摸的重要性,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如何在实战中运用触摸法则。
当顾客走到柜台时,第一时间打招呼。首先我想告诉大家最好别说“欢迎光临”。这是古老的狗熊式招呼。什么是狗熊式招呼?就是过去有一种小玩具狗熊,人一路过就会自动喊:“欢迎光临。”你想想顾客走过商场,传到耳边的清一色都是“欢迎光临”这4个字。他(她)心里是什么感觉。我们要在第一面的招呼声中就说出新意。
那换成什么呢?换成“先生(女士),(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我们是某某品牌”。虽然同样是一个招呼,但是给人的亲和感就完全不一样。
打完招呼之后,顾客会去看产品。一般销售人员会说:“您随便看一下啊,有喜欢的可以试一试。”其实,这句话是一句废话。因为你问完之后,100个顾客有95个会说不用了,还有5个什么也不说。因为顾客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在适应期,顾客的内心是很紧张的。这时候,你的一个封闭式问话很容易让顾客的紧张度加大。并且你的这个问话很容易让顾客说,不用了。一旦顾客形成否定式思维,对于你之后的推销也是很不利的。可以换成另外一句话:“这边是黄金区,这边是钻石区。您随便看一下,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叫我。”
这句话,最开始是简单的介绍区域,有魔力的在之后那句“你随便看一下,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叫我”。很容易引导顾客说:“好的。”这句“好的”帮助顾客形成一种肯定式思维,也为接下来的介绍中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气氛。
顾客在浏览产品的过程中,或许会对某件产品产生兴趣。兴趣点表现在,他(她)会仔细地盯着一件产品10秒以上。刚才和大家说了,需要让顾客触摸产品,但你直接问顾客,顾客又会拒绝你。怎么办呢?教给大家一个小技巧,边说边做:边赞美顾客,边拿出产品。具体做法是:嘴里说着“您真有眼光,这件是我们最新的产品。”手上拿着产品递到顾客的安全区域内。
为什么一定要递到安全区域内呢?因为你只是把产品拿出来,不递过去,顾客是不会主动从你手上拿产品的。中国有句古话叫: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所以一定要主动拿出产品,递到顾客的安全区域内。当产品进入了顾客的安全区域,你才真正有了介绍产品的希望。因为,人与人之间目光对视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0秒。当顾客手中有了产品,第一,在你和顾客交流时,顾客可以适当地把目光停留在产品上。第二,避免了长时间两人对视的尴尬。
相信阅读到这里,你已经大致了解了“触摸法则”在整个店铺接待中的意义,有句话说得好:比拿起书本更重要的是放下书本去做。相信在不断的摸索中,你会有更多的关于“触摸法则”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