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企业家的头等大事:咋选一家专业的策划公司?

2018-10-14

文/林非

 

央视之前,没有策划,国民会认国民品牌吗?

 

国内有一家很知名的珠宝上市公司,曾经在央视上投放了很多的广告,引起珠宝行业很大的轰动,在短短的一两年内,通过强大的央视的广告攻势,塑造了国民品牌的形象。

 

问题就来了,国民会认可国民品牌吗?正如一个问题乡下人一定会购买给乡下人的东西吗?答案:非也。

 

乡下人消费的参照物是城里人,城里人买什么,乡下人会跟风,所有研究乡下人的购买需求,首先你得懂城里人愿意买什么。同理,国民会认国民品牌吗?未必。要看哪类的产品,黄金珠宝类的产品在大众的消费概念里面,属于价值感比较高的位阶,其需要更强大的价值主张,仅仅凭国民品牌,远远无法达到国民对珠宝品牌的要求。

 

消费者像鱼一样,在水里游,你却用炮弹往天上轰,结果只能听到炮声轰隆隆,没有鱼儿的影子。

 

 

或许,这就是策划,最基本,最前期的判断,在方向,规律面前,任何特权、任何资源、任何人都需要敬畏之心,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品牌升级之前,没有策划,好店销售不升反降。

 

再说一个现实的案例,一个很有历史的品牌,源自于上海,其拥有很扎实的消费客群,特别是在三四线市场处于领先的品牌认知,大众百姓觉得进到店铺里面很有亲切感,很舒服。

 

但是,面对着新时代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感觉品牌有一些土,品牌高层在大城市习惯了,也觉得品牌形象太低级了,没有档次,于是找了很专业的空间设计公司来设计,空间设计公司也很努力,把整个空间设计的很现代,加大了其时尚化的氛围,大家都感觉在视觉上比以前的店铺形象档次拉升了。

 

可是,不少品牌加盟商按照新的形象重新装修完之后,突然发现销售立即下滑,原来的那些客人不愿意进来,年轻人也没有想进去,加盟商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好好想一下,厚重的历史和安全感突然变得清秀和飘逸,老顾客进店心里能不慌吗?只能通过店铺的促销活动,使劲折腾。

 

没有对品牌资源、资产进行评估,没有深刻研究品牌的核心客群,怎么就敢操刀品牌最为核心和关键的大视觉,没有策划,何来空间?不是为时尚而时尚,也不是为设计而设计,设计之前,必先策划。

 

 

策划是开干之前的第一件事。啥都做出来了,再策划为时已晚。

 

一个很大的企业,在很高档的写字楼里面,租了很大一层面积,展厅也装修好了,货品也到位了,各个部门的人员都招聘到位,准备大干了,于是找来策划公司谈一下,如何做好营销,看看如何去做一个广告宣传一下。

 

策划公司一看,此类商品已经烂大街了,从公司定位到产品规划,从款式创新到工艺特色,毫无优势可言,老板以为做做广告就好,或者搞几场活动就能吸引人,或者找几个厉害的业务人才,就能够把业务做起来……

 

策划不是神仙,也不是灵丹妙药,更难后发制人,没有提前策划好,后期也难以弥补。在项目开干之前,很多东西就需要策划好,准备好,等什么东西都做出来了,策划公司也无法下手,已无回天之力。若需重新策划,企业则需要重新做一遍前面的工作。

 

……

以上三个问题和案例,核心都是策划出了问题,而这类的问题在中国珠宝行业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事情干完了,发现策划没有到位,项目落地了,没有顶层设计,产品出来了,产品企划还没有,广告投放了,诉求没有确定,此类等等问题,一方面浪费了企业很多的时间,另外一方面也浪费了很多企业的资源与资金。有一些问题是操作层面的,可以及时修正,但是有一些问题是战略层面的,一旦失误,满盘皆输。

 

 

珠宝企业最需要思考的两个问题:

一是什么时候请策划公司?

二是如何和策划公司合作?

 

 

企业经营,策划先行。策划是开端之前的未雨绸缪,开干之前的头等大事,投资之前,项目之前,品牌升级之前,营销之前,空间设计之前,策划成为所有决策的最核心也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决策之前是策划,决策之后是投资。

 

决定要不要决策,如何决策的前提条件就是是否有更好的策划,策划好了,自然是捷径,就容易成功。策划不好,决策也没有用,决策下去之后,马上面临的就是投资,投入资金、资源、人力、物力、精力等等去执行,看似无法估量价值的策划,其实对后期的投资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策划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事情,什么时候请策划公司?其并不是随便去找一个策划公司就能立马把企业的问题分析到位,策划公司的工作需要一个流程,而非瞎拍脑袋,需要经验,但是不能重复,这样的策划也没有含金量,更无法达到策划的效果。因此,企业经营的头等大事,就是首先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策划公司,开始长期合作。

 

那么如何和策划公司合作呢?

 

这个也是各个公司最头疼的事情,这里建议采取一种合作模型:年度顾问制与项目合作制两者相互结合。

 

年度顾问制可松可紧,合作框架可以调整,这样策划公司就可以更好的思考企业的宏观问题,从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结合策划公司本身的优势和资源,思考更多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针对各个项目进行深度合作,用项目的方式,让整个的合作有更多可落地的东西,让策划从想法到做法系统实现。这样,企业战略层面是思考,决策之前的策划,都可以提前进来,在这个基础上,围绕策划展开的各个项目也可以有序进行,策划公司擅长落地的,可以由策划公司落地,策划公司不擅长的,可以再借助第三方执行公司,由策划公司指导落地。

 

既然是涉及到策划,就不是简简单单找个策划公司或者找个顾问就能完成的事情,每一个策划公司的出招和出手本身存在差异,其经历,其案例,其功力,其水平,其精力,其专业,其团队,其资源……等等这些都存在差异,所以如何选择好的策划公司?

 

主要看四个方面:团队、案例、理论、格局。

 

第一是看团队,所谓看团队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当然是负责人,这个策划公司是否有灵魂人物?是否具有旗帜性的专业人才?在国内外大型的智业服务公司都是如此,因为策划本身需要特殊人才去做的,中国历史五千年,真正的策划高手就那么几个,诸葛亮也只有一个诸葛亮,诸葛亮也培养不来第二个诸葛亮,更无法生一个小诸葛亮出来。另外一个方面是看其核心团队,不是看人多,而是看关键几个人的级别,特别是在策划落地时候关键几个人的操作水平。第三是整个团队的管理水平,除了厉害的人,策划公司也需要厉害的管理,高手之间需要更高的统筹者,所以一个好的策划公司团队是最核心,最首要,最关键的。

 

 

第二是看案例,案例是衡量一个策划公司比较关键的指标,他们操作过什么样的案例,说明他们在该领域是有经验的,而且是完整的经历,遇到各种问题如何去操作,如何去沟通,如何去决断这些都需要经验,策划的落地本身就是一个沟通协调要求特别高的事情,有完成的案例以及成案经验,会让策划在落地的过程当中,有高效,少走弯路。

 

整理案例的能力也是一个策划公司最基本的要求,有的策划公司做了十几年,但是你会发现,整理不出来完整的案例,偶尔有一些观点,也是碎片化的,可能涉及到整个案例只是一个领域,他们公司不是一个真正的策划公司,而是一个小领域的专业执行公司,不具备操整盘的能力。还有或者失败了,他们在以往的案例过程中失败了,无法形成系统和理论总结,再或者就是一个中间商,把其它公司的案例拿过来变成自己的案例,靠关系揽活的资源整合者。

 

 

第三是看理论,理论能力是一个策划公司最为核心的能力之一,是策划公司安身立命之道,但凡国内知名的策划机构,都具有理论著作,其思想,其观点,其创作,其都是丰硕的成果,比如国内策划界的教父级人物王志纲先生就有十多本著作,覆盖整个的中国地产及城市经营发展史,比如华与华机构,其在国学领域的研究也是理论颇丰,当然理论也需要看其是否是原创理论,一些翻译理论著作出来的东西,没有经过实战出来的理论,更多的是形式,真正厉害的理论是在策划的实践中产生的,又能指导企业的实践。

 

 

第四是看格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句话已经清晰的告诉了谋者的天地和需要的格局了,不是给什么思考什么,也不是就一事谋一事,策划本身对人的要求就很高,五千年才出几个厉害的,一个行业能有一两家厉害的策划公司,就很不错了,若是策划人言必谈特权,言必谈资源,言必谈关系者,不是真正的策划人,策划人不是资源的中间商,策划公司以及策划人需要有情怀、有格局、有高度,做出来的谋略才能走正道,才能大气,才能让企业惊涛骇浪,才能纵横捭阖,否则言必谈利益,言必谈技巧,言必谈得失,纵然有万千才华,未必大气。

 

 

与策划公司合作非比与其它公司合作,其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轨迹,团队、案例、理论、格局四个领域,衡量着一个策划公司值得不值得合作,能不能合作,具不具备合作的前提条件。

 

企业竞争,策划为先,一方面要有好的策划,另外一方面要把策划干好,一个是如何想,一个是如何做,一个是方法论,一个是实践论,这两个都是很难的事情,想不到,是策划的失误,做不到,更是策划的失败。企业经营不是比企业老板谁更聪明和厉害,而是比老板身边拥有多少真正的策划高手,由此方能干大事,方能成大事,方能永续经营,不断领先。

 





 

 



相关阅读